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篇
地质学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石英是地球表面分布最广的矿物之一,抗风化能力较强且性质稳定,是母岩信号的最佳载体。前人研究结果表明石 英的释光(包括光释光OSL 和热释光TL) 灵敏度和母岩以及沉积过程存在一定关系,已初步被应用于沙漠沉积物的判源研 究中。河流与海域沉积物相关研究在国内研究较少,文章拟尝试对中国东部沿海三条重要河流(黄河、长江和浊水溪) 沉 积物中的石英释光性质进行分析,探讨其应用于物源判别的可能性。通过7 个粒级(<4 μm 、4~16 μm 、16~32 μm 、32~ 45 μm 、45~63 μm 、63~90 μm 、90~125 μm) 的石英释光灵敏度的对比分析发现,同一河流下游河口沉积物中不同粒级的 石英释光灵敏度差异明显,<4 μm 和>45 μm 粒级的石英110℃TL 峰和OSL 灵敏度较小,4~45 μm 粒级较强;黄河、长江 和浊水溪同粒级沉积物中石英110℃TL 峰和OSL 灵敏度均有明显差异,尤其是63 μm 以下粒级,均表现为长江最大,黄河 次之,浊水溪最小。母岩差异和流域搬运-沉积过程是影响河流沉积物石英释光灵敏度的主要因素。沉积物在长江流域内 的滞留时间长,石英在流域内的辐照-晒退循环次数增多从而使其释光灵敏度增大,同时流域内广泛分布的富含微量元素 的火成岩产出的石英晶体晶格缺陷较多,这两者导致其石英释光灵敏度较大。黄河河口沉积物中石英释光灵敏度继承了其 源区黄土高原的特征。浊水溪是山溪性短途河流,水面坡降大,沉积物可迅速被从源区搬运至河口区,石英接受辐照-晒 退循环次数少,且其源区母岩多以变质岩为主,这可能是其石英释光灵敏度偏小的原因。石英释光灵敏度随粒级的变化, 推测与石英自身发光性质以及河流中沉积物搬运方式的不同有关。泥沙入海后,石英释光灵敏度虽然存在随海域搬运-沉 积过程增大的可能性,但据上述研究来看,其增加幅度可能远小于长江、黄河和浊水溪河流间石英释光灵敏度的差值,因 此可尝试利用细粒级(4~45 μm) 石英释光灵敏度为指标进行黄、东海陆架物源追踪探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