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9篇
地质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无验潮模式下的GPS水下地形测量技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马小计  何义斌  赵建虎 《测绘科学》2003,28(2):29-30,34
传统的水下地形测量模式定型于利用GPS测定水底点的平面位置,利用测深仪测定水底点的深度,附之以瞬时潮位资料,获得点位的高程。这种模式在上述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取得完满的结果。但当验潮条件不具备时,该模式将不能获得测点的高程。为了弥补这一缺陷,简化工作流程,提高水下地形测量的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无验潮模式下的水下地形测量思想,该思想不用专门测定潮位,而直接利用GPS的RTK测量技术,辅之以姿态测量和补偿,从而获得高精度的水底点高程。该方法被验证是正确的,希望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征地测量内外业效率的不匹配状况,本文提出征地测量数据处理系统设计思路,给出了地块面积计算原理及主程序模块,结合工程实例对系统具有的地块自动分离、分类汇总、自由分割、边长方位量测、报表和宗地图输出等功能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唐广鸣  任立生  何义斌 《测绘科学》2010,35(5):123-125,108
为便于石油和天然气运输,人们在海底布设了大量的管道,为了监测管线的稳定性,需要利用多波束、GPS定位、侧扫声纳和浅地层剖面等系统等对管线及其周围水域的水深、地貌、地质情况进行定期测量,这些信息对于分析管线的稳定性、管线的维护、维修、更新以及后续的开发监测等均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有效地管理这些信息,本文从多源数据库的构建、海底地形的可视化、管线时空分析模型的构建几个方面展开研究,研制了海底管线GIS管理系统。目前,该系统已经在中国某海域的海底输油管线管理中得到了实际应用,成功实现了海量海底管线调查数据的高效管理和三维可视化,为海底管线数据安全状况的科学评估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辅助决策信息。  相似文献   
4.
发展是企业在各个阶段都面临的使命。依据宏观经济形势,当前勘察设计企业的发展主题定位于持续健康发展。这需要我们结合产业环境和自身实际,探寻发展思路、把握发展要义。新时期勘察设计企业发展两大要义:变革与跨越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四院")和很多大型综合性勘察设计企业一样,已经进入企业发展的成熟期,同时面临着很多共性问  相似文献   
5.
基于"移去-恢复"原理,借助GPS天文水准理论,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GPS高程传递方法。首先,通过重力场模型移去高程异常中的低频部分,使其剩余部分趋于平缓;其次,通过二次曲面拟合,获取残余面的形状和夹角偏差,并计算大陆侧和岛屿侧点间剩余高程异常差;最后,获取两点间正常高差。试验表明,该方法可获得三等水准测量的高程传递精度,对跨海高程传递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沉降监测数据处理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沉降监测在工程建设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监测仪器设备和测量手段的提高,对监测数据处理手段和预报准确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将监测工作和预报决策流程一体化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阐述了沉降监测数据处理软件系统的需求、特点、设计思想和主要模块功能,通过实例介绍了软件系统的操作步骤,实现了数据采集、平差处理、预报分析、灰色预测的有机集成。  相似文献   
7.
水准测量内外业PDA一体化系统开发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王海城  何义斌 《测绘科学》2007,32(3):62-64,61
水准测量是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电子水准仪尚未普及的情况下,光学水准仪在水准测量工作中仍占主导地位,随着PC1500、PC-E500,HP200等记录机型的淘汰,作者选用基于Windows Mobile技术的PDA作为记录器,以实现水准测量内外业一体化为目标,强调人性化和智能化程序设计。文章详述了基于PDA的外业数据子系统、内业数据预处理子系统及水准网平差子系统的开发目标和主要功能,系统投入南水北调等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经典Verhulst模型背景值建模机理的不严密和初始值设定的不科学性,该文给出了灰导数改进模型及模型参数的最优估计式。采用原始数据一次累加与其拟合值的残差平方和最小作为约束准则,推导出虚拟初始值的计算公式,建立了无须设定初始值约束的优化模型。以南水北调工程沉降监测实例,比较了在3种背景值构造方法和两种初始值约束条件下的预测精度。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初始值优化模型与灰导数法构造背景值,所得残差的平方和最小,从而验证了优化模型的可行性,为沉降监测中长期预报建模提供了合理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多波束异常测深数据检测方法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现有的交互式滤波和自动滤波不能满足大区域、高密度多波束测深数据滤波的需要,为此,本文给出了易于改善自动化滤波的趋势面法和基于抗差M估计的选权迭代加权平均法。前者适合于显著粗差的探测,对小粗差不敏感;后者由于对被检测点邻域内的观测点具有选择性,加之采用迭代实现推值,因而对于粗差具有较强的探测能力,检测和滤波结果较趋势面法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0.
王海城  何义斌 《测绘科学》2007,32(1):112-114
电子水准仪的出现是水准测量技术一次大的变革。在我国尚没有电子水准测量规范出台的情况下,提出了基于DINI12电子水准仪数据处理程序设计思想,并对程序具有的测段提取、错误剔除、粗差探测、时间内插温度改正、尺长改正、标准化成果表生成及观测指标统计等功能进行了详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