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2篇
  2023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利用Sentinel-2数据,通过光学影像互相关技术(OICC),并借鉴小基线集(SBAS)思路,提取并分析了岗普冰川2015—2022年时序表面运动速度及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岗普冰川表面流速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流速高值主要集中在上游的物质积累区,该区域形变特征复杂,年最高流速为82.5 m/a;冰川主体流速整体波动较小,位于40~50 m/a之间;时间特征上,冰川在研究时段内流速较为稳定,年际之间流速相差不大;利用东西向和南北向偏移量获取的最终偏移方向,与冰川实际流动方向相符,选取的稳定区域的偏移量误差仅占冰川最大流速的0.04%~0.7%,证实了冰川时序表面流速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 GPS技术在大地测量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测量方法和测量手段,如不要求两大地点问互相通视、在大地点上不需要进行烦琐的水平角、垂直角、距离等的测量,而直接进行定位,且定位结果属于三维坐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课题,如GPS定位结果属于WGS-84坐标系,而实用的测量坐标系属于国家大地坐标系或地方独立坐标系,所以必然存在坐标系的转换问题。许多城市、矿区,军队许多试验靶场基于实用、方便和科学的目的,将地方独立测量控制网建立在当地的平均海拔高程面上,并以当地子午线作为中央子午线进行高斯投影求得平面坐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