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 毫秒
1
1.
针对传统地面沉降监测方法的不足,D-InSAR技术因其全天候、空间分辨率高、精度高等优点,在地面沉降监测方面其表现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对香港地区的3幅ERS影像进行处理,提取了该地区高精度的三维沉降场,结果表明,该地区最大沉降值为-0.551 6 cm,且沉降趋势较缓慢,分布平均,D-InSAR技术可以有效地提供高精度的地面沉降信息,在地面沉降监测方面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评判水工建筑物的工作性态,需高精度的变形、应力等信息。根据大坝安全监测特点和要求,介绍GBSAR监测系统构成和测量基本原理,分析该系统测量误差来源及特征,探讨该技术在大坝变形监测中的可行性。以隔河岩大坝3d的实测数据为例,分析该技术实际测量精度,研究显示成果达亚毫米级,能够满足大坝变形监测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3.
基于相位导数的GBSAR影像自适应滤波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BSAR影像由于受到自身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在影像中易产生噪声,如不及时滤除噪声,将对后续的处理造成很大的影响,以往的滤波算法大部分是基于影像的幅度信息,没有将相位信息考虑在内,没达到真正滤波的效果。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相位导数的算法对GBSAR影像进行滤波处理,并将结果与Lee函数滤波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相位导数的算法在GBSAR影像中具有良好的去噪效果,对GBSAR影像的后续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受到周边环境、噪声等因素的影响,GBInSAR影像的干涉相位常出现解缠失真的现象。针对传统解缠算法的不足,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数据辅助网络规划解缠算法的方法,对GBInSAR影像数据进行解缠,并结合斜坡实例数据对其进行验证,最终通过评价指标对其解缠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三维激光扫描数据辅助网络规划解缠算法可以降低不连续点数目和ε值,较好地提高GBInSAR的解缠精度,为GBInSAR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GBSAR的高精度测量需要准确的干涉相位来保证,因此影像间的配准尤为重要。针对传统GBSAR影像配准方法没有充分考虑到同名点的几何分布和空间结构关系的问题,文中基于Fourier-Mellin和Delaunay三角网的特性,对GBSAR影像数据进行粗配准和精配准。结合GBSAR影像实例数据,并对配准结果的相干系数图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法可提高影像配准的精度,为GBSAR影像数据的后续处理提供较好参考。  相似文献   
6.
固定点法GBSAR大气扰动误差改正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气扰动是影响GBSAR观测精度的主要因素,基于固定点法的误差改正研究具有实际意义。本文基于GBSAR的IBIS-L系统获取监测区域实时位移信息,利用不同分布的固定点对位移进行了改正,得到目标点实际位移量。将改正后位移量与传统正垂线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固定点法可剔除大部分大气扰动影响,改正效果显著,且不同点位的固定点改正效果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基于短基线集技术的城市地表沉降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的去相干分析,提出了基于短基线集(SBAS)技术进行地表形变监测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克服DInSAR易受时间、基线去相干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对短时-空基线组合的影像对进行干涉处理以提取高相干点,利用大气延时相位与相位噪声在频域不同特性以达到二者分离的目的,最终获取监测区域长时间缓慢地表形变的演变规律。本文利用2007-2011年16景南京地区ALOS数据进行了短基线差分干涉试验,并通过实测水准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较准确地反演出地表的形变场及累积形变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