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102篇
地质学   15篇
海洋学   2篇
天文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矿震及其深井水位的异常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山东省陶庄煤矿的二次矿震及其并水位的同震效应与震前异常。结果表明,矿震活动与天然地震活动在时间上有同步性,并且二次矿震的井水位同震效应形态与震前异常持续时间有差异,而这种差异主要同震源体的破坏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2.
井水温度微动态形成的水动力学机制研究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7  
井水温度微动态观测越来越受到有关学者的关注,已成为我国地震地下流体动态观测的主测项之一。观测结果表明,无论是水温的正常动态还是震前的异常动态的形成,用传统的热传导或热对流机制难以给出合理解释。因此笔者根据观测到的事实、异常特征与同震效应等提出了水动力学机制,即含水层变形→含水层内孔隙压力变化→井-含水层系统内水流变化→井水温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吉水温度微动态形成的水动力学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鱼金子  车用太 《地震》1997,17(4):389-396
井水温度微动态观测越来越受到有关学者的关注,已成为我国地震地下流体动态观测的主没项之一,观测结果表明,无论是水温的正常动态还是震前的异常动态的形成,用传统的热传导或对流机制难以给出合理解释。因此笔者根据观测到的事实、异常特征与同震效应等提出了水动力学机制,即含水层变形→含水层的内孔隙压力变化→井-含水层系统内水流变化→井水温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京津冀地区氡的数字化观测及其地震前兆监测效能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成龙  鱼金子  赵文忠  车用太 《地震》2006,26(4):113-120
京津冀地区已建成氡的数字化(气氡)观测井(泉)共12口, 目前正在运行8口, 其中有1口井观测的数值低于仪器检出限, 故实际有效观测井(泉)为7口。 文中系统分析2004年7口井(泉)气氡年、 月、 日动态特征, 根据以往的水氡震例评估其地震中期、 短期与短临前兆异常的可能性, 认为多数井中有可能识别出以破坏年变规律为标志的中期前兆异常, 但很难识别出以阶变或脉冲为特征的短期和短临前兆异常。 文中还对比分析了同一口井(泉)气氡与水氡动态的差异性, 发现气氡的动态稳定性明显不如水氡, 这不利于气氡在地震短期或短临前兆异常监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试论地下水位震前异常的来源、机制与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的地震地下水位动态观测井网自建设以来,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观测资料,捕捉到了一定的震前异常信息。近几年来又开展了多项地震地下水位震前异常机理的室内与野外试验研究。本文根据上述试验研究结果和实际观测到的震前异常现象,并参考国内外有关的研究成果,探讨地震前出现的地下水位异常信息的来源及其形成的机制与模式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马17井的大地构造、区域构造与井区构造特征、井区的岩层组合与含水层的埋深、透水性、承压性、水温及井孔结构等方面分析了该井水位的映震灵敏条件.  相似文献   
7.
试论地下水流量观测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车用太  鱼金子 《地震》1991,(5):74-77
  相似文献   
8.
高维安  鱼金子 《地震地质》1991,13(3):269-275
本文利用线弹性理论的二维有限元方法,计算了马17井的区域应力及井区平面与剖面的应力状态,研究该井映震灵敏的应力条件。计算结果表明井区在华北地区中强以上地震活动时具有一定的应力集中  相似文献   
9.
九、地下水位动态的地震中短期预报新途径研究1.“中短期”的概念地震预报分为长、中、短、临阶段渐进式实施的思想,已为国内外地震界接受,但各阶段划分的时间尺度与物理本质却理解不尽相同。Mechirikov,J.A,(1968)最早根据地震取得地壳运动分为...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塔院井1984年7月—1985年6月水位微动态资料的系统处理,捕捉到88个微动态异常。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这些异常和同期大华北地区的地震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塔院井水位微动态在多数M_L≥4级地震前有异常反映,尤其在山西地震带的地震活动前反映较明显。因此,塔院井水位微动态分析有可能作为监测该带地震活动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