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测绘学   9篇
地球物理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前LiDAR技术已经成为DTM的主要生产方法。地面误差对LiDAR生成DTM的精度影响比较明显,特别是由于亚热带森林植被覆盖区LiDAR激光点云少,生成的DTM更复杂,需要分析地面误差对LiDAR生成林下DTM的精度影响。本文以华南农业大学增城教学科研基地为研究对象,从森林郁闭度和坡度两个方面探讨了地面误差对机载LiDAR数据生成林下DTM精度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高程误差会随郁闭度的增大而增大;而随坡度变化趋势不明显,但是坡度为15°时成为误差的分水岭,其前后误差差异比较明显。总体而言,郁闭度的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在无真实观测值的情况下,本文利用广义三角帽方法评估了五种GRACE时变重力场模型(CSR、GFZ、GRGS、HUST发布的球谐系数解和JPL发布的Mascon解)反演中国大陆地区2003-2013年水储量变化的不确定性.研究结果表明,CSR、GFZ、JPL、HUST和GRGS反演月水储量变化不确定性的区域平均RMS分别为14.4 mm、26.3 mm、25.3 mm、26.6 mm和56.1 mm,其中GRGS的结果未恢复泄漏信号;在季和年尺度上,模型的不确定性均小于月尺度;扣除周期和趋势信号后,各模型反演结果更为一致.除长江流域外,CSR在13个流域的不确定性均小于其他模型,GRGS反演各流域水储量变化的不确定性通常较大,且可能高估了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区水储量的波动;CSR和JPL的不确定性受流域周边水文特征、气候类型、流域面积和形状的影响相对较小,不确定性变化范围分别为2.3~17.1 mm和5.6~22.5 mm,GFZ和HUST受影响较大,不确定性变化范围分别为5.5~35.1 mm和4.0~40.6 mm.本文的研究结果为GRACE产品不确定性评估提供了新的途径,为GRACE时变重力场模型的选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运用机载激光雷达(LiDAR)获取的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DEM)是目前地学分析应用满足精细化要求的基础数据。目前对森林覆盖下DEM产品的精度影响分析依然有所欠缺。以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RTK)结合全站仪实测的高程碎部点与机载LiDAR数据生成的高精度DEM产品数值做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检验以及独立样本T-检验。经多重比较分析(LSD)可知,以马尾松为代表的针叶林和以桉树、茶树、黄连木、荔枝、阔叶混合林为代表的阔叶林之间差值相差较大,说明针叶林和阔叶林两种不同森林覆盖类型的绝对精度存在差异。但Robust检验结果显示阔叶林地表DEM的精度均值相等性为1,说明阔叶林(以桉树、茶树、黄连木、荔枝、阔叶混合林林地为代表)地表DEM精度不受树种的影响。综上,阔叶林与针叶林的地表DEM精度差异显著,说明阔叶林和针叶林对机载LiDAR生成森林区域地表DEM存在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欧洲空间局ERS-2的星载干涉雷达数据,选取1997年11月8日MW7.6级玛尼地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了差分干涉方法,在通过对覆盖同一地区的SAR数据进行差分干涉处理,得到了玛尼地震的视线向同震形变场。经研究发现:该地震形变场呈长轴近北东东向不规则椭圆形分布,地表破裂带长度约为130km,发震断层走向约为78°,断裂为左行走滑特征。断层以南为隆起区,在发震断层附近最大视线向隆起位移量为113.6cm,断层以北为沉降区,最大视线向沉降位移量为170.4cm。基于Okada模型实现了具有复杂结构的4段断层段参数的InSAR形变场数据模拟,获得断层的最大走滑为6m,估计出玛尼地震的标量地震矩M0为2.69×10^20Nm,计算得到的矩震级MW为7.6。证明了研究方法的正确性和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林观土  王长委  韩锡君  徐庆华  陈军 《测绘科学》2011,36(4):242-243,207
本文介绍全站仪在森林大样地内进行放样测量、树高测量及胸径测量的原理与方法,通过误差传播定律分析其测量的精度,结果表明:全站仪在森林生态调查定位中是可行的.放样距控制点300m的方格顶点的精度可达到1/100,树高测量的精度可达到1/250,胸径测量的精度可达到1/50,可满足林业调查规范的要求.对于日后森林生态系统大样...  相似文献   
6.
遥感技术估算森林生物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单传感器和多传感器遥感数据集成两个方面介绍和阐述了遥感技术估算森林生物量的发展现状,以此提炼遥感技术估算森林生物量研究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GPS垂向位移包含了陆地水储量变化引起的地球弹性形变信息。本文利用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陆态网)31个GPS台站2010年8月—2016年12月的垂向位移数据,分析我国西南地区的干旱事件。结果表明,GPS垂向位移的季节性变化与降雨、GRACE反演的水储量、河流水位变化具有较强的负相关关系,其异常变化(非季节性变化)与我国使用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GRACE干旱强度指数(GRACE-DSI)相关性较强(相关系数约为-0.70),而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的相关性较弱。相比于CI干旱指数,GPS垂向位移能更好地探测短期降雨急剧减少引起的干旱事件。数据缺失影响了GRACE-DSI探测干旱的准确性,而SPEI的波动较大,且存在高估某些短期降雨严重性的情况。研究结果展示了GPS在干旱监测方面的可靠性和优势。  相似文献   
8.
多源光学遥感数据估算桉树森林生物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克服单个传感器影像在估算森林生物量的方面的局限性,采用多传感器遥感影像估算森林生物量成为目前的发展趋势。该研究根据光学遥感数据源比较多的特点,采用Landsat5 TM数据、ALOS AVNIR-2数据和CBERS-02B CCD数据估算东莞市桉树森林生物量,在对比分析单个传感器估算生物量能力的基础上,将3种传感器结合在一起估算东莞市桉树生物量,充分发挥不同光学传感器在光谱分辨率、辐射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等方面的优点,避开各自的缺点,提高了遥感估算桉树生物量的精度,其调整系数R2达到0.65。该研究可为进一步研究大范围的森林生物量估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谭耀华  王长委 《测绘通报》2019,(5):113-115,154
为了满足城市森林资源精细化管理的需求,需要不断拓展国产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的应用范围。本文对国产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进行真实性检验并分析其数据特性,在此基础上开展基于国产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的城市森林资源监测的应用研究,并开发了相应的软件系统,对实现城市森林资源的自动化监测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当前农科院校摄影测量课程教学现状,提出农科院校摄影测量课程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优化摄影测量课程教学内容、建立开放型摄影测量实验基地和开拓校外实习基地等建议,对农科院校的摄影测量教学进行了有效的改革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