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甄国宪 《地图》1992,(4):37-38
我国清末著名学者杨守敬集舆地学之大成,曾编绘刊行《历代舆地图》共三十四册。这是一部巨大的历史地图集,时代始于春秋,止于明代。我国各代史书中《地理志》中的地名基本上都标注在图中。成为我国地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杨守敬还有一部同样重要的地图作品——《水经注图》,直至今日仍无同类地图作品能替代,是专家、学者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地图集之一。杨氏《水经注图》目前已十分罕见,根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个国古地理观的核心,即把中国视为天下中心的观念以及把地图学的发展限制在传统的文化背景之中。因此,尽管有诸如马王堆古地图的出土证明了中国制图技术水平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很高了,但制图理论上直到明末清初还没有跳出“制图六体”的规范,因而中国的地图学理论未能上升到应有的高度。作者认为从历史反省中来认识限制中国古代地图学发展的原因,将会是一个新的发展起点。  相似文献   
3.
杨守敬的《水经注图》问世已有八十余年了,直至今天,它仍是一些专家手中不可暂离的专著。《地图》杂志第二期刊载了陈桥驿先生提出重新编绘出版杨守敬《水经注图》的建议文章,代表了专业人员的愿望。如陈先生的提议能开花结果,无疑是对我国专门研究工作及历史地图发展的巨大贡献。这项工作是艰巨的,要涉及很多的学科,从  相似文献   
4.
作者通过小学历史教学挂图的编制,体会到历史教学地图是“多学科、多层次、多要素”的图种,应从四维空间去认识历史地图。编图中应充分了解小学儿童的心理状况、思维能力,掌握教学大纲的精神,在历史、教学、制图等学科基础上进行综合思考。并结合实例介绍了编图原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