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05篇
  免费   2045篇
  国内免费   3090篇
测绘学   1158篇
大气科学   1344篇
地球物理   1601篇
地质学   5380篇
海洋学   1772篇
天文学   251篇
综合类   863篇
自然地理   1371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76篇
  2022年   450篇
  2021年   611篇
  2020年   469篇
  2019年   590篇
  2018年   554篇
  2017年   479篇
  2016年   534篇
  2015年   548篇
  2014年   649篇
  2013年   740篇
  2012年   745篇
  2011年   738篇
  2010年   785篇
  2009年   698篇
  2008年   665篇
  2007年   642篇
  2006年   579篇
  2005年   488篇
  2004年   351篇
  2003年   276篇
  2002年   261篇
  2001年   308篇
  2000年   268篇
  1999年   209篇
  1998年   131篇
  1997年   121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9篇
  1976年   4篇
  197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Microbial degradation technologie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restore ground water quality in aquifers polluted by organic contaminants effectively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in course of the degradation, the formation of biofilms in ground water remediation technology can be detrimental to the effectiveness of a ground water remediation project. Several alternatives are available to a remedial design engineer, such as 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s (PRBs) and in -situ bioremediation, Hydrogen Releasing Compounds (HRCs) barrier, Oxygen Releasing Compounds (ORCs) barrier etc. which are efficient and cost- effective technologies. Excessive biomass formation renders a barrier ineffective in degrading the contaminants, Efforts are made to develop kinetics models which accurately determine bio - fouling and bio - filn formation and to control excessive biomass formation.  相似文献   
2.
Chromospheric lines, including Ha, Lyα, Lyβand CaⅡK, CaⅡ8542, are systemically and quantitatively investigated with respect to the non-thermal excitation and ionization due to particle beam bombardment for a series of solar semi-empirical atmospheric models. As a result we propose to use the contrast in the integrated intensity of hydrogen lines to estimate the total energy flux of the bombarding beam during the solar flare impulsive phase. Partial frequency redistribution is considered in the Lyαline calculation and a smaller intensity enhancement in the Ha line-centers is found than in the previous results of Fang et al.  相似文献   
3.
1IN T R O D U C T IO N The western China isfacinggrowing problems of eco- logical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disparitiebse- tween the socio-economy of the western and eastern China were enlarging, and the major ecologicalprob- lems stilelvolve as past(H…  相似文献   
4.
Mobile Agent技术是一门新兴的技术,具有移动性、智能性和异步计算的特点,已成为计算机网络和分布式系统最具活力的发展方向.现对Mobile Agent的概念、系统结构及其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MATLAB语言特点和系统建模方法的基本理论.根据南海气象数据的实际建模处理过程,给出了建模的详细步骤及其MATLAB实现过程以及MATLABTM的主要实现程序.试验讨论和结果表明利用MATLAB语言可以方便地对南海气象数据用系统建模方法进行建模和处理,MATLAB在运用系统建模法处理南海气象数据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7.
蛤蜊科3种贝类16SrRNA基因片段及ITS2核苷酸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PCR技术分别扩增连云港及启东沿海蛤蜊科的西施舌(Coelomactra antiquata)、中国蛤蜊(Mactra chinensis)和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3种双壳贝的16SrRNA基因片段和ITS2核苷酸序列.测序后用DNAstar软件分析了核苷酸差异。结果显示:三种贝类16SrRNA基因片段长度相同,均为306bp(去除引物).核苷酸存在多态性。共有45个变异位点,54个核苷酸发生了变异。全部为碱基置换。西施舌与中国蛤蜊此片段核苷酸的同源性为88.9%.与四角蛤蜊的同源性为88.6%.中国蛤蜊与四角蛤蜊的同源性为90.6%。三种蛤蜊ITS2序列分别为390bp(西施舌)、441bp(四角蛤蜊)和466bp(中国蛤蜊)。存在长度多态性.ITS2核苷酸差异分析结果显示.西施舌与中国蛤蜊的同源性为70.9%-71.1%,西施舌与四角蛤蜊的为70.5%-71.0%。中国蛤蜊与四角蛤蜊的同源性为88.1%-88.8%。ITS2序列分析结果与16SrRNA基因片段分析结果一致.2种分子分析法均显示中国蛤蜊与四角蛤蜊的亲缘关系近。  相似文献   
8.
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地矿工作新秩序,本文对国有地矿企业的经营者(厂长、经理)这一特殊群体进行了分析。着重研究了新形势下企业经营者实行年薪制的问题。指出年薪制就是以企业一个生产经营周期为单位确定经营者的报酬,这一周期通常为一年。进而阐述了为什么要实行企业经营者年薪制;企业经营者的收入应与职工工资完全脱钩;采用基础报酬加效益报酬的方法确定收入等等。并构想了实行经营者年薪制所需要的外部环境:建立经营者人才市场、经营者要能进能出、实行任职资格制度、建立风险机制、按劳动力市场经济规律办事。  相似文献   
9.
当代旅游活动的发展态势,使旅游业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旅游地质是在不断探索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并日趋完善的一门地质学的新型学科.作者较系统地阐述了旅游地质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并对湖南省地质遗迹景观作了分类,同时还提出了旅游地质为湖南经济建设服务的具体措施和关于加强旅游地质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从ROSAT巡天和定点观测结果的对比出发,发现了几个低银纬的巡天源表中的X射线源在定点观测中没有出现.本文计算了在这些位置的定点观测中出现点源的流强上限,发现比巡天源表中这些源的流强值低很多,这表明它们的流强变化很大,可能是X射线双星系统中的一类———X射线暂现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