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大气科学   5篇
  199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于达人 《气象》1976,2(9):22-23
每年秋季,正值江淮地区晚稻,棉花、山芋、花生等主要农作物的成熟、收获期,又是秋季播种的关键期。多数年份,这一时期以“秋高气爽”天气为主,但少数年份也会遇上长时期的连绵阴雨,影响秋收秋种,对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2.
于达人 《气象》1978,4(4):25-25
根据调查,1957—1977年21年中,扬州地区三麦遭受严重渍害的有1963、1964、1977年3年。这3年都在4、5月份出现20天以上的长连阴雨,其总雨量都在150毫米以上,雨日都占总连阴雨日数的75%以上。  相似文献   
3.
专业气象预报服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庚康  于达人  洪贞铨 《气象》1992,18(1):18-21
本文根据专业气象服务工作的特点和要求,设计了扬州市专业气象预报服务系统。该系统实现了专业气象预报服务的程序化和规范化。可强化专业气象服务工作的管理,更好地向广大用户开展针对性服务,提高气象服务的现代化水平,从而提高服务效益和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4.
区域梅雨季节和单站梅雨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于达人 《气象》1980,6(10):12-13
梅雨是初夏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重要天气之一。研究梅雨,首先要准确地划定各年的梅雨期。但是在这个问题上还存在一定的分歧。究其原因,主要是各家所取的标准不同所致。根据本人多年的工作,认为可以统一划定长江中下游的梅雨期(下称“梅雨季节”或“梅季”),各台(站)再根据本地情况划定单站梅雨期。下面就长江中下游梅季、单站梅雨期的标准及与梅雨有关的若干问题谈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于达人 《气象》1978,4(1):9-10
县站天气预报是大跃进的产物,是我国县站气象工作者的一种独创。近廿年来,广大气象人员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勇于实践,不断总结,县站预报工作总的来说,是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最近,《气象》开展了“怎样做好县站预报”问题的大讨论,我想就自己的体会和了解,对当前如何提高县站预报水平的问题讲几点认识。 一、用对立统一规律分析天气中的矛盾 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县站预报工作中必须用这个规律来观察、分析天气气候的变化,研究各种因素(如太阳辐射、地理地形、大气环流、各种天气系统、单站气象要素等等)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形成当地天气气候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只有从矛盾的各个方面着手研究,才有可能了解其总体”。 有人认为对立统一规律只能用于“天气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