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大气科学   2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概述加强对天气、气候和水相关的极端事件的预测和预报,并通过实施完备的防灾、减灾、救灾战略,最大限度地降低气象灾害极端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保证国家经济建设顺利进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人工影响天气作为防灾减灾手段之一,在抵御气象灾害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人类未雨绸缪,趋利避害,营造美好的生存环境,做出了越来越大的贡献。人工影响天气技术问世已有半个多世纪了,并从起初的人工增水逐步扩展到人工防雹、人工消云(雾)、人工防霜、人工抑制闪电等方面。同时,人工影响天气的理…  相似文献   
2.
引言人类对冰雹的认识是从研究降落到地面的雹块开始的.起初,通过考察雹块的大小、形状、色泽等等,得到了雹块外观的一些初步知识.后来,通过测量雹块的密度,含水量,分析雹块的内部结构,获得了雹块的一些简单物理特征.但由于冰雹微结构所依赖  相似文献   
3.
据 WMO 统计,全世界每年由降雹造成的农作物经济损失达20亿美元。目前,至少有30个国家开展了人工防雹作业和科学研究。近几年来,阿根延、保加利亚、匈牙利和南斯拉夫先后实施新的人工防雹计划;苏联也在扩大防雹保护区面积;瑞士、法国和意大利三国联合在瑞士进行一项人工防雹  相似文献   
4.
在总结昭苏县25年雷达探测冰雹云和指挥防雹作业技术的基础上,研究并编写了昭苏县防雹雷达站防雹业务技术规程,本文扼要介绍雷达观测、雹云识别、作业指挥,效果分析等部分主要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5.
运用2013—2014年28个自动气象站的逐小时气温观测资料,分析了乌鲁木齐地区气温的日变化特征及季节特征。结果表明:(1)城郊日最高气温出现频率最大的时次均为北京时间17时,出现频率在20%以上。日最低气温出现频率最大的时次为08时,频率在30%以上;(2)城郊年平均气温差异即城市热岛强度在夜晚较大,07时左右达到最大,在1.5℃以上,白天较小,16时左右最小,仅有0.3℃左右;(3)城郊日最高气温出现时间与城区基本一致,但日最低气温出现时间有差别,冬季郊区最低气温出现滞后城区1 h,其他季节保持一致;(4)城区逐小时城市热岛强度日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08—17时为下降时期,17—22时为迅速上升时期,22—08时为稳定的强热岛时期;(5)候平均气温城市热岛强度年内变化,最大值发生在年终的第72候,为1.53℃,最小值发生在秋末第67候,为0.33℃;(6)综合来看,各季代表月平均城市热岛强度春季(4月)夜晚较强,夏季(7月)夜晚和白天都相对较弱,秋季(9月)夜晚最强,但白天最弱,甚至白天部分时刻(15—18时)出现了负值。冬季白天和晚上都比较强,是四季代表月份平均热岛强度最强的季节。日内变化即日变化,大家公认的。  相似文献   
6.
运用2013-2014年28个自动气象站的逐小时气温观测资料,分析了乌鲁木齐地区气温的日变化特征及季节特征。结果表明:1)城郊日最高气温出现频率最大的时次均为北京时间17时,出现频率在20%以上。日最低气温出现频率最大的时次为8时,频率在30%以上;2)年平均城郊气温差异即城市热岛强度在夜晚较大,早上7时左右达到最大,在1.5℃以上,白天较小,16时左右最小,仅有0.3℃左右;3)城郊日最高气温出现时间基本一致,但日最低气温出现时间有差别,冬季郊区最低气温出现滞后城区1小时,其他季节保持一致;4)城区逐小时城市热岛强度日内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8点到17点为下降时期,17点到22点为迅速上升时期,22点到第二天8点为稳定的强热岛时期;5)侯平均城市热岛强度年内变化,最大值发生在年终的第72候,为1.53℃,最小值发生在第秋末第67候,为0.33℃;6)综合来看,各季代表月平均城市热岛强度春季(4月)夜晚较强,夏季(7月)夜晚和白天都相对较弱,秋季(9月)夜晚最强,但白天最弱,甚至白天部分时刻(15到18点)出现了负值。冬季白天和晚上都比较强,是四季代表月份平均热岛强度最强的季节。  相似文献   
7.
人工引晶形成的冰粒子尺度一般为0.1μm,这个尺度比自然雹胚小4个量级.冰粒子在云中增长到成为雹胚尺度一般0.5-4分钟,它的增长速度主要取决于上升气流速度和催化层的温度.从引晶到增长成雹胚尺度的时间,也就是冰核通过凝华增长到20μm后,再与大云滴碰冻增长的时间之和.在强上升气流、低温和大含水量条件下,雹胚形成的最快时间为30秒.  相似文献   
8.
根据2002年夏季6~7月在乌鲁木齐南山山区的雷达观测资料,对回波的特征值以及回波的形态和演变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玛纳斯冰雹微物理个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4年6月3日玛纳斯县城受到一次强冰雹袭击,最大雹块尺度为2.2厘米,给当地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在当天08时天气图上,新疆北部处在高空低压槽区前部,且受西南气流控制.阿胃滩机场16时单站无线电探空资料表明,700hpa高度以上有3-4公里厚度的不稳定能量区.这些条件都有利于强冰雹对流天气的产生.本文将分析这次降雹的雹块微物理特征,推估冰雹生长的大致情况.  相似文献   
10.
加强人影工作 减缓气候变化给人类造成的灾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气候系统是包括大气、海洋、陆地、冰雪以及生物圈在内的庞大系统。引起气候系统变化的原因有多种,概括起来可分为自然的气候波动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两大类。气候波动主要包括太阳辐射的变化以及火山爆发等。人类活动主要包括人类燃烧化石燃料、毁林等引起的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以及陆面覆盖和土地利用的变化等等。在气候系统中没有提到人类,但从19世纪末开始,人类活动已经成为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人类对气候无意识的影响是值得注意的新的因子,正因为这个新因子的出现,打破了原有各个因子之间的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