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12篇
  免费   2127篇
  国内免费   3114篇
测绘学   1352篇
大气科学   1397篇
地球物理   1762篇
地质学   5847篇
海洋学   1514篇
天文学   255篇
综合类   831篇
自然地理   1495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83篇
  2022年   529篇
  2021年   596篇
  2020年   439篇
  2019年   539篇
  2018年   537篇
  2017年   505篇
  2016年   494篇
  2015年   580篇
  2014年   606篇
  2013年   700篇
  2012年   729篇
  2011年   832篇
  2010年   858篇
  2009年   832篇
  2008年   806篇
  2007年   774篇
  2006年   692篇
  2005年   601篇
  2004年   476篇
  2003年   346篇
  2002年   346篇
  2001年   318篇
  2000年   254篇
  1999年   159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9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4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7年   6篇
  194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Using one-minute cadence vector magnetograms from Big Bear Solar Observatory (BBSO), we analyze the temporal behavior of derived longitudinal electric currents associated with two flares on July 26, 2002. One of the events is an M1.0 flare which occurred in active region NOAA 10044, while the other is an M8.7 flare in the adjacent region 10039. Rapid changes of magnetic fields in the form of flux emergence are found to be associated with both of these events. However, the temporal behavior of electric currents are very different. For the M1.0 flare, the longitudinal electric current density drops rapidly near the flaring neutral line; while for the M8.7 flare, the current density rapidly increases, confirming the picture of the current-carrying flux emergence. We offer a possible explanation for such a difference: magnetic reconnection at different heights for the two events, near the photosphere for the M1.0 flare, and higher up for the M8.7 flare.  相似文献   
2.
在GPS数据处理中 ,存在着误差影响、影响波的干扰、周跳和数据量大等问题。误差影响和影响波的干扰实质是在接收卫星信号时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 ;周跳是由于卫星信号的失锁而造成信号的不连续 ;数据量大是因为GPS观测需要采样间隔小又连续观测所致。由于小波理论具有时频分析、波形分解、特征提取和快速小波变换等特性 ,应用小波变换和波形分解可以解决误差影响和影响波的干扰的问题 ;应用特征提取可以解决周跳检测问题 ;应用快速小波变换可进行数据压缩  相似文献   
3.
γ射线暴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卓  戴子高  陆埮 《天文学进展》2003,21(4):334-369
γ射线暴(简称γ暴)的研究自1997年以来由于余辉的发现而有了很大的突破。在此,对γ暴的观测作了简要的概述,而对γ暴的理论进展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述,内容包括γ暴本身、余辉、能源机制、寄主星系、暴周环境、高能粒子和引力波辐射、宇宙学意义等。  相似文献   
4.
γ射线暴的研究进展(Ⅳ:特强γ射线暴和软γ重复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CGRO上的仪器观测到了两个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的λ暴GB930131和GB940217,其光子最高能量均达GeV量级;GB930131的峰值计数率达2×10~6个光子s~(-1);而GB940217的持续时间竟长达90min。另外沉寂了多年的软重复暴源SGR1900 14和SGR1806-20的再次爆发也由BATSE发现。一系列的观测还发现这些软重复暴均与X射线源对应且与超新星遗迹成协。文中对特强暴和软重暴(SGR)的性质及研究进展作了较为详细的评述。  相似文献   
5.
A new species,Clathrocorys gracilis nov. spec. of Tripocyrtidae (Radiolarians: Nassellaria) from surface water in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is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The new species has four radial beams arising from the cephalic base centre, each foot with cup-shaped structure and ramified bar in the proximal section (near cephalic base), and each wing with a large mesh in the middle, a medium mesh and a small mesh on each side respectively.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NSFC (No. 40276044) and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o. KSCX2-SW-101B).  相似文献   
6.
An improved Solar Radio Spectrometer working at 1.10-2.06 GHz with much improved spectral and temporal resolution, has been accomplished by the National Astronomical Observatories and Hebei Semiconductor Research Institute, based on an old spectrometer at 1-2 GHz. The new spectrometer has a spectral resolution of 4 MHz and a temporal resolution of 5ms, with an instantaneous detectable range from 0.02 to 10 times of the quiet Sun flux. It can measure both left and right circular polarization with an accuracy of 10% in degree of polarization. Some results of preliminary observations that could not be recorded by the old spectrometer at 1-2 GHz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藏北高原西北部结则茶卡湖泊及其沿岸地质地貌调查,发现其为一个富含硼、锂、钾、锶的封闭型盐湖,沿岸海拔4 850 m拔湖325 m有一条明显的高位湖岸线,该湖岸线到湖面之间有六级湖积阶地发育,六级以上阶地保存零星。沿湖岸不同高度上的湖积物U系年龄分别为(14.2±1.2)ka BP(T2)、(38.0±3.5)ka BP(T4)和(41.6±3.2)ka BP(T5)。湖面下降的幅度是藏北高原迄今所知最大。根据湖面平均下降速度推算高位湖岸线和高位湖积层的形成年龄在(120~90)ka BP,与东部的纳木错和西部的甜水海基本一致,说明藏北高原在晚更新世初期有一个明显的泛湖期。大约100 ka BP结则茶卡湖面开始下降,晚更新世以来湖泊演化是在封闭体系干旱环境下进行的,盐湖形成于14 ka BP左右,藏北高原在晚更新世以来气候变化可能为自西向东逐渐变为干寒。  相似文献   
8.
从ROSAT巡天和定点观测结果的对比出发,发现了几个低银纬的巡天源表中的X射线源在定点观测中没有出现.本文计算了在这些位置的定点观测中出现点源的流强上限,发现比巡天源表中这些源的流强值低很多,这表明它们的流强变化很大,可能是X射线双星系统中的一类———X射线暂现源.  相似文献   
9.
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南海区拖网网囊最小网目尺寸》,对广东省范围内拖网网囊现状进行摸底调查,结果表明,广东省沿海拖网渔船现用网囊网目尺寸(内径)在16.7~35.2 mm范围内,总体平均为27 mm,均未能达到1989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南海区拖网网囊最小网目尺寸》--内径39 mm.  相似文献   
10.
GPS系统中提出了一种新的信号形式,二进制偏移载波(BOC)调制是这种新的信号形式产生的技术关键。首先介绍了BOC调制的定义及其频谱特性,然后阐述了基于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硬件平台的BOC调制实现方法,并给出了仿真波形。结果表明,该实现方法是值得提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