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地球物理   20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维光 《内陆地震》1997,11(1):22-28
对唐山7.8级地震前叠加在地形变,地电阻率,地应力等年变背景上的异常,用月差值法消作年变,使异常和异常指标明显突出。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太原地电台因埋设地下水管引起的干扰,得出地下水管对ρ_S曲线的干扰无确定的形态。对这种无确定形态的干扰特征,目前还无法排除,所以应及早研究对策。在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之前,如果在地电台布极区内,埋设地下水管,应尽量避免或避开异常阶段,施工最好避开冬季。如果水管埋下以后,干扰条件一直处于不稳定,则必须适当改变极距或搬迁台址。  相似文献   
3.
安维光 《华南地震》1993,13(1):59-64,70
研究1973年7月至1992年6月邢台地电台的ρ_2月均值,具有总趋势一道为上升,三道为下降,似年周期明显的正弦形正相年变规律。有趣的是上升或下降加速的时段,伴随年变幅度增大或减小时,往往与距台站400 km左右发生的7级以上地震,或220 km内发生的5级以上地震有关。本文用差值法定量地消除年变以后,对出现的异常进行研究讨论,认为该台反映220 km内5级以上地震的效果是好的.  相似文献   
4.
太原台1985年至1991年的地应力、地倾斜、连通管和地电阻率4种前兆手段的月均值具有明显的正弦形年变规律,且在年变背景上出现年变幅度的增大或减小。前3种手段还叠加有趋势性上升或下降。用差值法定量地消除年变以后,无震时段变化平稳,有震时段异常突出,较好地反映了大同一阳高地区的中强地震。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大同地电台1983~1993年ρs月均值的变化特征,查明了引起变化的原因:一种是测区内埋水管,建蓄水池,抽送水时管道跑、冒、漏水等人为引起的下降变化;另一种是地下应力场的应力积累增强,引起的地震异常叠加在年度背景上的变化;叙述了排除人为干扰的方法和采用实用化攻关中的滑动富氏法消除年变,可突出异常特征的可行性;得出地震前后ρs的变化是地震前兆反映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山西境内地电阻率正常变化的研究,发现ρ_s值具年变规律,这是由于测量体积内表层地下水位等因素的干扰所致.为便于分析、提高观测精度,认为加大供电极距、深埋电极可以排除年变化.  相似文献   
7.
研究山西境内1974年建立地电台以来出现的ρ_s异常与台站300km内,发生的5次5.1~6.3级地震的关系。证明利用地电阻率方法预报地震的效果是好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地电台站有干扰影响的实测资料的调查研究,得出人为改变台址环境,干扰引起的ρs变化无确定的形态。其变化特征主要与干扰物在测区内所处的位置、角度,干扰物的形状、大小、介质种类以及出现干扰后稳定性的快慢等多种因素有关。对引起的干扰变化,目前还无法排除。但是通过周密调查等方法可以识别出这类干扰。在查出干扰后,一般都要观测较长时间,等干扰条件稳定后继续观测ρs的相对值。如果干扰条件不稳定或干扰时间太长,可采用改变极距的大小、移动布极位置和方位,远离、清除干扰物或搬迁台址等办法,排除干扰。  相似文献   
9.
引言 1981年8月13日内蒙丰镇发生5.8级地震。这次地震发生在晋、冀、蒙三省交界的北东向与北西向两组共轭断裂的交汇部位。距震中220公里范围内,分布有阳原、呼和浩特、代县和张山营四个地电阻率台。在150公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