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7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46篇
海洋学   26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丝路学”的新构想——把丝路研究作为一个学科建立起来将研究向前推进一步张海峰(中国太平洋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我应“中国海上与陆路丝绸之路研究学术讨论会”的主办单位“中国中亚文化研究会、中国太平洋学会港航专业委员会、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新疆大学、新...  相似文献   
2.
本刊上期发表“到2020年把我国建成海洋经济强国”研究报告的前言部分后,收到许多热心读者的来信,认为这是一篇有说服力、振奋人心的报告。应广大读者的要求,本刊将陆续刊发该报告的其他部分,请读者留意阅读。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国土资源厅是国土资源部信息化建设省级试点单位,其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工程(以下简称“工程”)于2001年7月全面启动,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本文从技术角度,简要介绍贵州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工程的总体构架和目前的状况,针对其中有关技术要点作了简要说明,并总结了存在的问题和经验,以供其它省开展工作时参考。  相似文献   
4.
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只要翻开世界雨量图仔细地看一看就会发现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那些高大山脉往往是一条条雨量分界线。喜马拉雅山南边的印度阿萨姆邦的乞拉朋齐,素以“世界雨极”闻名天下,它离孟加拉湾320余千米,位于卡西山南坡,海拔约1500m,其东侧为印缅边境的那加山地。卡西山以北约100km是喜马拉雅山,潮湿且不稳定的印度洋饱和水汽在此受阻并被迫抬升,致使该地区经常降雨,年平均降水量达11430mm。而位于喜马拉雅山北麓的我国西藏隆子,几乎与乞拉朋齐在同一经度上,水平距离不过300km余,年平均降雨量却仅有273mm,两地竟相差40多倍。再如…  相似文献   
5.
6.
本文简述了贵州省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统一平台的建设思路及特点,重点讲述了贵州省 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平台建设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农业气候区划指标分析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农业气象调查中所获得的农作物物候、农业气象灾害情况等资料,与相应时期的气象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或利用田间试验所获得的农作物方面的资料及相应的气象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确定农业气候区划指标。  相似文献   
8.
勘探实践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油气资源丰富,但不同层系或相同层系油气富集存在明显差异.以鄂尔多斯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9油层组为例,基于大量岩心及钻/测井资料,对其岩性和岩石组合、沉积相类型及石油差异聚集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陇东地区长9油层组是在鄂尔多斯古湖盆迅速扩大、水体逐渐加深背景下形成的,发育以西南方向物源为主的河控三角洲沉积及湖泊(重力流)沉积,其中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及浊积扇等砂体是长9油层组主要的储集砂岩成因类型.受水深、水动力强度以及古地貌等地质因素影响,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相互切割叠置,沿主物源分散方向砂体具有“条”状、“带”状、“毯”状再到“席”状平面展布变化特征.陇东地区长9油层组内部原油差异聚集特征明显,油藏内部原油多聚集于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等厚层砂岩物性相对较好的部位,发育“自生自储”型和“上生下储”型两类油藏.长9油层组以长7黑色页岩为油源的Ⅰ类原油形成“上生下储”型油藏较为普遍,储层以水下分流河道、道-坝复合体砂岩为主,多为岩性、构造-岩性油气藏,沿各个主要物源口形成的三角洲连续分布.而以Ⅱ类原油为主“自生自储”型油藏的形成则与长9烃源岩互层产出浊积扇砂体密切相关,分布于志丹-华池-槐树庄林场一线临近长9油层组半深湖区.显然,“源”-“储”空间配置、砂体的空间连通性和储层物性是延长组长9油层组石油差异运聚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9.
海水中的颗粒有机碳(POC)与生物的生命过程、初级生产力关系密切,是海洋食物链中重要的物质基础和能量来源,因此POC的分布特征可以有效反映其生物地球化学环境。利用中国第33次南极考察期间(2016年12月至2017年1月)在南极半岛邻近海域采集的海水颗粒物样品,研究POC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斯科舍海0—200 m的POC浓度范围为7.44—193.52μg·L~(-1),平均浓度为(48.84±35.09)μg·L~(-1);南斯科舍海岭0—200 m的POC浓度范围为9.13—62.17μg·L~(-1),平均浓度为(29.76±14.12)μg·L~(-1);鲍威尔海盆0—200 m的POC浓度范围为5.87—270.72μg·L~(-1),平均浓度为(48.57±38.92)μg·L~(-1)。表层POC高值出现在斯科舍海区和鲍威尔海盆区,而低值出现在海岭区,与叶绿素a(Chla)的变化趋势一致,与营养盐的变化趋势相反。垂向分布上,各个区域POC平均浓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鲍威尔海盆和斯科舍海POC最高值都出现在25 m层。分析结果表明光合浮游植物是研究海域POC的主要来源, POC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温度、水团混合以及海冰环境。斯科舍海与鲍威尔海盆整体非生命POC占比高,可能是由于高磷虾生物量、海冰碎屑以及陆源输入的干扰;南斯科舍海岭整体非生命POC占比低。  相似文献   
10.
东营凹陷牛38井沙三段高分辨率旋回地层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自然伽玛测井资料取自山东省东营市胜利油田的牛38井。该井的沙河街组划分为四个段,其中沙三段依据含艾氏鱼群组合的鲱科化石和沉积物旋回堆积速率(AR)等研究,可与北美始新统绿河组进行对比。根据上世纪90年代沙三段古地磁研究结果,井深3263m处C18n.1n/C18n.1r界线调整为38.975MaBP。通过频谱分析和数字滤波计算,得出了沙三段几个界线的年龄值,其中,在沙三下、中亚段界线算出的36.9MaBP,岁差旋回幅度有明显变化,这一变化与Palike(Palikeetal.,2001)在ODP71线1052孔中发现的类似图像(36.7Ma)可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