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国强震观测工作始于六十年代。第一个强震观测台站是在1962年3月19日广东省新丰江水库发生6.1级地震后不久建立的。1966年河北省邢台地震后,强震台网的规模逐年有所增加,但发展速度较慢。截至1980年底,全国强震台站的仪器数量共计99台,其中,国家地震局系统84台,建筑科学研究院10台(1977年因体制变动,由国家地震局移交水利科学院5台)。这些台站的70%为结构反应观测台站,30%为地面运动观测台站。它们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华北、西南、西北等重点地震危险区。台  相似文献   
2.
3.
国家地震局于一九八一年五月卅一日至六月七日在北京召开了测震,地应力、水化、地电观测系统全国基本台网布局方案专业论证会。这是继本年四月份召开的形变、重力、地磁观测系统全国基本台网布局方案论证会之后的第二部分会议。通过专业论证,由各观测项目现有的台站中选取了部分台站,分Ⅰ、Ⅱ两类组成各自的全国基本台网(见下表)。  相似文献   
4.
苏联地震预报研究及其实验场的发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也是开展地震预报探索研究较早的国家之一。近20年来取得了一些明显的进展,并已在本国的地震学领域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苏联对地震预测预报的探索工作可归纳为二十年代、五十年代、六十年代至今的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把测震学和地震前兆的观测作为重要内容。从第二阶段探索工作起,苏联便采取了实验场的方式,在中亚塔吉克共和国的加尔姆地区建立了第一个实验场,并开展了较大规模的综合观测。特别是近年来固体物理(首先是断裂物理和力学)取得的成就以及电子技术在地球物理实验中的应用,为地震预报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仅根据所收集到的资料,对苏联地震活动区域分布和地震预报的历史,苏联地震预报体系与实验场,特别是中亚地区的实验场情况,以及地震预报研究实验场的主要成果和经验以及预报实例等方面,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