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基于Morgenstern Price法和强度折减法的边坡稳定性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Morgenstern-Price法和强度折减法,对云南省宣威市万家口子水电站附近的九子崩塌堆积体的主滑体进行稳定性分析,考虑了正常蓄水位、库水位下降和地震作用时的正常蓄水位、库水位下降4种工程情况。结果表明:Morgenstern Price法所得稳定系数随着蓄水位的下降而减小,在考虑地震作用的情况下,稳定系数也相应降低;强度折减法所得数据则不一样,蓄水位不同时,稳定系数则变化不大。相同蓄水位情况下,考虑地震时稳定系数有所减小,强度折减理论对于简单的均质土坡可能会得到与极限平衡法接近的稳定系数和滑动面,但对于非均质(如成层)土坡,则会有较大的差异性。Morgenstern-Price法使用条分法对滑动岩土体进行受力分析,针对的是人为假定的土体极限平衡条件,不能提供边坡的位移信息,需在计算中事先假定出若干个滑动面;强度折减法通过降低材料的强度参数来达到极限平衡状态,能够考虑土体的应力-应变关系,同时能给出边坡的位移信息,但是缺乏统一的边坡达到极限破坏的判断标准。2种方法都可为边坡稳定性提供有效的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2.
以典型城市土岩复合地层中的某地铁CRD(交叉中隔壁法)隧道为依托,通过分析洞内、外变形监测数据,总结变形规律,对该隧道风险进行有效控制。研究结果表明:洞内、外变形量的60%以上是由上2层导洞开挖引起的;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槽特征较为明显,地表最大沉降点位于隧道中心线上方偏左;隧道掌子面开挖的横向影响明显,范围约为60m。洞内变形监测的分析指标以拱顶沉降为主,水平收敛为辅;拱顶下沉曲线分段组成,总体呈台阶状下降。综合变形监测分析和施工经验认为:施工中应着重控制上2层导洞初期支护结构的及时闭合;相邻导洞掌子面间距控制在15~20m;台阶长度控制在5m以内,及时封闭仰拱,闭合成环,可有效地控制洞内、外变形和保证初期支护结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王斌  王天佐 《地层学杂志》1995,19(4):264-273
以地震资料为主要依据进行了综合研究,完善了下第三系济源群的地层层序,将它重新划分为韩庄组、聂庄组、泽峪组、丁庄组和冢头组;纠正了以往钻井地层的错误对比,将济2井的济源群叠置于济3井的济源群之上;证实下第三系济源群的厚度不止3000m,最大厚度可能达8500m。  相似文献   
4.
黄土边坡降雨侵蚀特征的物理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土边坡的侵蚀破坏是引起黄土地区公路边坡自然灾害的主要诱因。通过建立室内边坡降雨冲刷物理模型, 进行黄土边坡侵蚀破坏的模拟试验, 再现边坡溅蚀、片蚀、沟蚀、坍塌的基本破坏过程, 并对坡面降雨冲刷的演变过程和侵蚀机理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和分析。试验表明:在一定的降雨雨强下, 径流TSS(携砂能力)和单位面积侵蚀泥沙量随着试验坡度的增加逐渐增加, 而径流总量、侵蚀干泥沙量随着坡度的增加而相应变小。同时, 黄土边坡侵蚀冲刷过程中的主要侵蚀能力参数如坡面径流总量、汇流干泥沙量、侵蚀干泥沙量等与降雨雨强之间存在相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和肠易激综合征(IBS)重叠症的中医病机及病理机制,为中药组方提供理论引鉴。方法:通过DisGeNET 数据库和人类基因注释数据库及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筛选出与IBS和GERD共同相关的关键靶点,并对其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根据口服生物利用度≥30%、类药性≥0.18、度值筛选出与靶点相关的候选化合物,对度值排名前3位的靶点与每一种候选化合物两两之间计算分子结合能以验证可靠性。通过TCMSP寻找与候选化合物相关的中药,并筛选出度值≥4的中药做靶点-化合物-中药网络,对所筛选出的中药进行药性、归经、功效频数分析。结果:共获得60个关键靶点,GO功能分析显示其与20个生物过程,13个细胞成分,15个分子功能有关;其中有28个关键靶点可被匹配,共收集到50个候选化合物,度值≥4的中药有71味;共制作150对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靶点与化合物间结合活性较强,预测准确性较高;中药频数统计结果显示,可作用到疾病靶点的中药药性多为寒性,药味多苦、甘,多归肝、肺经,功效种类以清热、补虚为主。结论:本实验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和药物规律分析为GERD和IBS重叠症的中医病机理论和中药组方治疗引入了现代分子实验层面的数据支持,为中医现代病机及组方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