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1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5 毫秒
1.
简要介绍影响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主要因素,重点评述目前建筑结构抗震能力评估的主要技术方法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展望今后抗震能力评估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高层建筑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的Pushover-QR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QR法与Pushovcer分忻方法相结合,提出了高层建筑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的Pushover-QR(PO-QR)法。该方法沿用了常规Pushover方法进行抗震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的实施思路,用QR法代替Pushover分析方法中的有限元部分,充分利用这两种方法的优点,使得抗震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的计算得到较大的简化。PO-QR法程序的工程算例表明,该法是一种经济、有效、可行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
根据已有的含剪力墙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能力评估理论研究成果,开发了含剪力墙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能力评估软件EAC-RCSW. 通过在一个工程实例中的应用,证明该软件既能对结构进行抗震能力定量评估,又能通过它详细了解结构单元的抗震特性.将本软件与ETABS软件相结合,使结构的评估过程完全通过计算机来实现,从而有助于含剪力墙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能力评估工作的普及和开展.  相似文献   
4.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能力评估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根据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借鉴建筑结构强度和延性的抗震能力评估理念,提出了评估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能力的定量方法。在利用ETABS集成软件完成建筑结构内力分析后,应用本研究编写的结构抗震能力评估计算程序,实现了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能力的定量评估。实例评估表明,该方法除可定量评估建筑结构抗震能力外,还可从评估结果了解造成抗震能力不足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材料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组合单元和双单元法对钢管混凝土进行材料非线性分析,给出两种方法的恢复力模型曲线,并分别用这两种方法对某大跨度钢管拱桥进行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元法的分析结果比较接近,故都是非线性分析的有效方法;同线性分析结果相比较表明材料非线性对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抗震性能影响足显著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现有能力谱法的研究,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一种简化的能力谱方法。该方法不是根据需求谱与能力谱有无交点(性能点)为评估依据,而是以能力谱为根据求出不同延性状态下既有建筑物相应的抗震能力,并与需求谱相应的谱加速度比较,判断结构的抗震能力是否满足要求。该方法不需要复杂的迭代计算来求结构的性能点,计算过程简单;同时,可以考虑既有建筑物的老化及损伤。最后,本文应用自行编制的计算程序,通过一个工程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应用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7.
悬挂阻尼控制结构体系巨型框架地震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巨型悬挂阻尼控制结构体系,采用结构动力学有限元方法对结构体系进行了地震随机振动分析、时程分析和地震反应谱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这种结构体系能有效地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最后讨论了影响控制效果的参数。  相似文献   
8.
根据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以及目前既有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研究成果,借鉴强度与延性评估理论,探讨了一种适合我国工程实际的既有含剪力墙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能力评估方法。应用自行编制的评估程序EAC-RCSW应用于一工程实例,表明该方法可定量评估含剪力墙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巨型框筒部分悬挂结构新体系,研究这种结构体系对地震反应特性,提出用阻尼器进行巨型框筒部分悬挂体系地震反应的控制方法,采用结构动力学有限元方法,建立空间分析模型,对结构体系进行地震随机振动分析、时程分析和地震反应谱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这种结构体系能有效地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最后研究了影响控制效果的主要因素及控制器参数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6节点映射无限元,4节点双向映射无限元与有限元耦合,分析了一海岸防波堤在浪冲击力的动力特性。结果表明,用这一模型来离散无限域的远场,特别是研究动力问题,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