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地球物理   4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殊殿     
文殊殿位于山西五台山显通寺内,显通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年间(58~76),初名大孚灵鹫寺,明太祖重修,赐额“大显通寺”,清代又予重修,形成今日之规模,寺宇面积8万平方米,各种建筑400多间,排列于中轴线上有7座高大的建筑,无一雷同,很有气势.  相似文献   
2.
以国家地震局监测司副司长孙其政同志为组长的国家地震局、建设部、民政部联合工作组一行4人于1989年6月21~25日赴晋检查地震防灾工作.工作组与省政府李振华秘书长、省地震局、省建设厅、省民政局的同志就山西省的地震防灾措施进行了研究,对救灾预案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下图为联合工作组在并工作期间的情景.  相似文献   
3.
据山西省地震台网测定,1989年10月18日22时57分在山西省大同县西册田、徐疃至阳高县东小镇一带(北纬39°57′,东经113°43′)发生5.5级地震,19日01时01分又发生6.1级地震,02时20分再次发生5.6级地震.10月19日18时29分,在大同县许堡乡(北纬40°00′,东经113°46′)发生5.0级地震.截至11月15日,已发生地震4 125次,其中5~6级地震7次,4~4.9级地震16次,3~3.9级地震79次.震中区最高,烈度为8度.据了解,震中区的大同、阳高、浑源、广灵四县交界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房屋破坏和人员伤亡.其中,大同、阳高县部分乡村破坏较重.截至10月底统计已有30 000余间房屋倒塌,死亡19人,伤193人,其中重伤50余人;死亡大牲畜1957头.这次地震有感范围较大,有感范围东至渤海湾、西到离石县,北至大青山,南到武乡县.太原地区强烈有感.地震发生后,山西省地震局、国家地震局立即派出科技人员41人携带仪器于10月18日夜奔赴现场监视震情.10月19日省地震局又派出40余人赶赴现场工作,同时成立了大同—阳高地震监测预报指挥部(震区为前方指挥部、机关为后方指挥部)进行震情监测分析预报.  相似文献   
4.
1990年山西省地震工作会议于3月1日~4日在大同中心地震台召开。省地震局各部门的负责同志、地市地震局局长、地震台长等40余人出席了会议。吴达才副省长、省科委王云龙主任致函会议。大同市韩文副市长、雁北行署陆成日副专员出席了大会并讲了话。 吴副省长在致函中赞扬了全省地震战线的同志不辞劳苦、不畏艰难、忘我工作的精神,肯定了大同—阳高地震中,省地震局在余震判断、现场考察、灾害评估等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号召全省地震战线的同志们在新的一年里常备不懈、专群结合、深入宣传地震知识,加强对重点监视区的监测,提高震情分析水平,要下大功夫同心协力为保障山西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促进山西的社会安定和经济建设再立新功。  相似文献   
5.
1989年10月18日大同—阳高地震时,造成局部崩塌。崩塌现象主要为基岩崩塌和黄土崩塌。桑干河岸从西册田一东册田一带由玄武岩组成,形成平原上的一条峡谷,在堡村至东  相似文献   
6.
一种新的数理方法─—Ω概率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认识事物的深化,对事物的客观随机性用概率法进行预测、决策,已成为信息社会人们掌握事物随机规律的科学方法。现代常用的方法理论虽很严谨,但在实际应用中尚难适应于现代科技、管理的实际。按照概率法原理,...  相似文献   
7.
一九八五年三月九日,太原市人民政府授予我局“文明单位”光荣称号.市人大常委会晋世伟同志及罗崇林同志亲自来局送匾并在迎接、悬挂“文明单位”匾仪式上讲了话.孙国学同志代表局党组及全体职工在仪式上发言.广大职工一致表示,要以此为起点,再接再励,不懈努力,争取在新的一年里做出  相似文献   
8.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系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编辑的专业科技刊物,由地震出版社出版.主要刊登地震地磁观测分析、解释、资料汇编,仪器设备、观测操作、技术革新和专题研究方面的报告、总结和论文,亦刊登对地震地磁工作有指导意义或有参考价值的设想建议等.该刊读者对象主要是直接从事国际地震地磁资料交换的观测、分析、资料汇编与解释的广大科技人员和从事地球物理专业、从事观测工作的  相似文献   
9.
10.
根据中国山西省地震局和吉尔吉斯斯坦科学院地震研究所1991年9月9日在比什凯克市签定的科技合作意向书,以吉尔吉斯斯坦科学院院长、院士伊·塔·阿依托玛托夫为首的吉尔吉斯斯坦科学院科技代表团一行4人于1992年9月15~28日访问了山西省地震局,顺访了国家地震局和新疆地震局。 访问期间,代表团考察了山西裂谷带中的运城、临汾、太原盆地,并与山西省地震局的同行就裂谷盆地的形成、发展、盆地内的地震活动性进行了共同的研究和探讨。代表团对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