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地球物理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韩黎珍 《华南地震》1999,19(3):85-9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结合广东省的特点,提出了本省防震减灾对策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并从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防御以及地震应急系统等方面,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措施方案。  相似文献   
2.
韩黎珍  陈仁法 《华南地震》2003,23(1):101-105
回顾了“九五”期间广东省防震减灾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提出了“十五”期间广东省防震减灾工作的目标、计划,展望了广东省防震减灾工作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韩黎珍 《华南地震》1989,9(1):86-92
本文回顾并分析了1988年广东省地震局深化改革的实践,效果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将改革进一步向纵深推进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韩黎珍  梁干 《华南地震》2001,21(1):69-72
粤港澳地区地理人文环境相同,三地在经济,科技和文化等方面联系密切,地震临测和地震科技方面的协作和交流也日益频繁,取得了可喜成果,回顾了近20年来三地震科技合作的历程,并展望了未来的合作前景。  相似文献   
5.
1地震预报的类型 (1)没有对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地震的限定.对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没有限定为"破坏性"地震,显然存在漏洞.从法律的意义上讲,没有"限制"即意味着"允许".所以,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中所指的地震可以是从大到小的任一地震.从减灾的角度考虑,不产生灾害的地震没有任何预报意义,只存在地震科学和预测研究的价值.由于短期和临震预报的准确率很低,如果不限制所预报的地震是破坏性地震,错报和虚报所带来的损失也许将远大于报准地震所能减少的损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