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4篇
  免费   649篇
  国内免费   944篇
测绘学   272篇
大气科学   870篇
地球物理   791篇
地质学   1756篇
海洋学   470篇
天文学   112篇
综合类   302篇
自然地理   58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161篇
  2021年   225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197篇
  2018年   198篇
  2017年   188篇
  2016年   229篇
  2015年   225篇
  2014年   245篇
  2013年   236篇
  2012年   235篇
  2011年   230篇
  2010年   202篇
  2009年   199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122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5篇
  1972年   4篇
  197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油田抽油机的抽油杆幌动幅度过大,是引起抽油杆断裂的一个重要因素,检测这种幌动幅度是防止抽油杆断裂的一种有效手段。设计了一种基于面阵CCD和普通半导体激光器(LD)测量这种幌动的悬点投影测量方法,通过数字卷积滤波,达到了范围为0-40mm,误差<0.2mm的技术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带通滤波分析方法,对四川省1981年7月由西南低涡等天气系统引起的大暴雨过程作了地面气象要素场的中尺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带通滤波后的场具有明显的中尺度特征,其中一些物理量场的适当配置与6小时后的暴雨中心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说明了此带通滤波方法在实际业务预报中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丰富的实际资料,论证了地下水的卤素元素(F、Cl、Br、I)的形成、含量及其分布规律与含水介质成分、上覆岩土性质、地下水退流条件、氧化还原环境、地下水矿化度之间的关系。根据江汉平原东部区和鄱阳湖区地下水中Br、I元素的调查研究结果及它们形成的控制因素与分布规律,结合长江三角洲南部区水文地球化学环境条件分析对比,指出该区是一个形成Br、I矿泉水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4.
采用正交试验等方法对淮山提取液(DB-Ext)代替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作为调配型酸奶稳定剂的效果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以原料的6.0倍水量在110℃的温度条件下,提取40min,所得的淮山提取液的粘度为3500mPa  相似文献   
5.
Evaluation of Fluorobenzoate Tracers in Surface Soil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an B. Jaynes 《Ground water》1994,32(4):532-538
  相似文献   
6.
7.
海量多波段星表数据的交叉证认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许多天文学家需要星表来选源、证认和研究。目前国外有一些大的数据中心提供了星表查询、多源查询(即小样本交叉证认)、可视化等功能。但是随着大数据量及全波段天文时代的到来,这些服务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天文学家的需求。在详细分析了国外数据中心的服务后,提出了新的问题,并给出一套解决方案。着重讨论了任意两个星表的交叉证认和大数据量星表的交叉证认的实现,以及交叉证认结果的分类和参数的自由选择等方面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9.
中国虚拟天文台图像处理分析工具(VO_IMPAT),是由国家天文台虚拟天文台项目组开发的一项服务,它提供了对数字巡天图像数据(Digital Sky Survey,DSS)、天文星表以及其他数据库的交互访问。VO_IMPAT的设计目的是实现多波段天文数据的融合。可以将不同波段的星表叠加到DSS底图上,如光学波段的USNO星表、近红外波段的2MASS星表、射电波段的NVSS星表和X射线波段的RASS星表。同时VO_IMPAT还可以对图像进行放大、缩小、伪彩色、等高线、直方图、尖锐化、平滑化、旋转等处理,不同的星表数据可以采用不同的颜色和图标显示。  相似文献   
10.
位于华南褶皱带南缘的右江盆地,其发展可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它的轮廓和结构,与NW向及NE向同沉积断裂关系密切。盆地内的沉积物,分别由特征不同的非补偿性和补偿性沉积相组成两个双层结构。盆地内火山活动发育,也明显的分为两个阶段。海西期,古特提斯洋的发展使哀牢山洋盆开裂,导致了右江地区在拉张应力条件下出现若干NW向裂陷带,这时的盆地具有大陆边缘裂谷特点。东吴运动后开始的印支期,区域应力条件发生变化。滨大平洋构造的发生,使盆地轮廓和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与此同时开始的哀牢山洋盆向NE方向的俯冲消减作用,使盆地在新的挤压条件下再次发生张裂和拗陷。进入了弧后盆地发展阶段。印支期末,盆地封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