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白云鄂博群中两个重要不整合界面特征及区域对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白云鄂博群尖山组顶部的钙质风化壳和比鲁特组顶部的铁质风化壳分别代表长城系与蓟县系及蓟县系与青白口系的分界,并具较大区域上的一致性和可对比性。不整合界面的重新厘定,必然导致白云鄂博群的解体或改为白云鄂博超群。  相似文献   
2.
地震预警系统对地震数据处理的实时性要求极高。其系统数据来源除布设在基岩的测震台站外,还有大量非基岩场地的强震动台站和地震烈度仪台站,其场地影响不容忽视。为了考虑震级估算和地震动场预测中的场地影响,需实时对各种场地条件下的地震波形进行校正。目前处理一般使用某个标量来表征场地放大效应。本文采用一种实时的场地校正方法,首先计算目标场地与参考场地的谱比,然后通过最小二乘法、双线性变换将谱比转化为因果递归的无限冲激响应(IIR)时域滤波器,之后可以应用该滤波器进行实时场地校正。该方法考虑了场地放大系数的频率依赖性,相比于标量校正提高了准确度。应用我国四川和日本部分强震动台站记录,验证并讨论了这种实时场地校正方法在地震预警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四化”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鉴协调发展度模型,探索了浙江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简称"四化")之间协调发展状态的时空演变,并分别分析了四者在"四化"协调发展中的功能大小与方向。结果表明:(1)浙江省"四化"协调发展水平逐渐提高,浙东北地区的协调发展水平高于浙西南地区。"四化"协调发展水平与区域的地势地貌、工农业基础、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有关。(2)浙江省"四化"水平均逐渐提高,在研究前期四者发展缓慢,研究后期均发展迅速。"四化"之中的两两相对发展度没有固定的模式,与发展历程、经济社会基础、主导产业和城市功能等因素有关。(3)定量分析表明,浙江省"四化"协调发展中农业现代化发挥的作用最大,城镇化作用次之,工业化的作用非常微弱,而信息化则没有发挥作用。(4)浙江省在"四化"协调发展中要重视农业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挖潜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促进作用,理顺信息化与其他三者的关系。各地区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四化"协调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Ma  Qiang  Wang  Fuchen  Tao  Dongwang  Xie  Quancai  Liu  Heyi  Jiang  Peng 《Journal of Seismology》2021,25(6):1537-1555

Ground motion amplification induced by topography plays a vital role in engineering seismology. A topographic array of 8 accelerographs has been operating along the ridge in Xishan Park since 2007. The topographic site effects in Zigong city are studied based on the strong motion data of 2008 Ms 8.0 Wenchuan earthquake (the epicentral distance?=?225 km) and 2019 Ms 5.2 Zizhong earthquake (the epicentral distance?=?29 km). We compare the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PGA) of the two earthquakes and find that the PGA of Station 7#, which locates on a relatively steep slope, is amplified by 4.41 times comparing with the reference station in Zizhong earthquake, while this value is only 1.62 in Wenchuan earthquake. Fourier amplitude spectrum shows that the high frequency content of Zizhong earthquake is more abundant because of its smaller epicentral distance. By using the standard spectral ratio (SSR) method, we conclude that the amplification occurs because high-frequency ground motion is likely to resonate at small-scale features. Finally, the 3D numerical simulations are used to verify these conclusions. Our work indicates that more sophisticated numerical models need to be established for more accurate topographic site effects quantification. In addition, the influence of nearby topographic features should be considered when selecting reference stations.

  相似文献   
5.
孙秀喜  冯耀奇  丁和义 《地下水》2005,27(6):427-428,469
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排污总量分配方案,本文利用矩阵在建立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指标决策的排污总量分配层次结构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各分区排污总量分摊,并结合实例进行了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6.
利用KJD-2000R测氡仪观测下关温泉水中氡含量,与传统水氡观测仪器FD-125型室内氡钍分析器进行平行对比,对影响其观测结果的可能因素进行分析,取得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高产养鱼池塘中白鲢鱼苗鱼种阶段的生长特性和规律进行了研究。经统计分析表明:1、白鲢鱼苗鱼种阶段的生长过程中,全长和时间的关系均呈直线相关(L=a bt)。鱼种全长以7-8两月生长最快。日增长率、瞬时增长率以鱼苗阶段居高,鱼种阶段次之。2、白鲢鱼苗阶段体重和时间呈指数相关(W=ae~(bt)),体重生长之速度(dw/dt)和加速度(d~2w/dt~2)与时间成正比。3、鱼种阶段体重与时间呈“S”形曲线相关(W=K/1 ae~(-bt)),体重的生长则以7~9月间最快。生长曲线拐点在t=-1n(1/a)/b;W=k/2。体重生长之速度和加速度分别呈“正态”和“正弦”曲线形。日增重率、瞬时增重率和相对增重率亦以鱼苗阶段较大,鱼种阶段次之。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滆湖1986—1988年人工放流主要鱼类的年龄组成、生长速度、肥满度、回捕率及其经济效益。青鱼、草鱼和团头鲂等主要放流种类的回捕率为23.85%—39.88%;鲢鳙鱼为8.20%—19.63%;中华绒螫蟹苗和蟹种分别为2.69%和48.57%。人工放流的产量效益平均为14.3倍,经济效益早均为9.6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