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篇
综合类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ԳƷ��ڵ��㶨λ�е�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PSα????λ????????????????????μ?????????????λ??????????????ù????????????????????????????????棨???棩?????????????????????????????????α?????????????????????α???????????????????????λ??????????·??????????????????λ???????????????????????????????ν????????????????????????Ч????????λ?????????????????  相似文献   
2.
中国大山阿吾拉勒成矿带形成于石炭纪—二叠纪裂谷地质背景之上,其中段已发现著名的式可市台富铁矿床以及伴生的一系列铜矿点,成矿围岩为浅变质岩系。笔者根据近年研究,确定该含矿岩系实际是区域性挤压构造形成的动力变质岩带,其中云母片岩的绢云母经~(40)Ar/~(39)Ar定年,获得坪年龄220.6±3.4Ma和等时线年龄220.7±6.6Ma。这一成果揭示天山山脉在后碰撞地壳演化阶段,经历了晚三叠世构造热事件的改造。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现代统计物理学中熵的概念出发,用所定义的合成缺信量和地震活动信息熵的方法,讨论了中国西南地区永善、龙陵二次强震前后地震活动的信息和信息熵,采用时间域、空间域以及空间扫描三种不同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强震前缺信量的降低和信息熵的减熵过程是明显的,并且具有熵值下降过程中发震,随后熵值恢复的孕震模式。  相似文献   
4.
准噶尔盆地北部顶山地区是我国寻找地浸砂岩型铀矿远景区段之一。本文在野外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结合遥感卫片解译分析,发现本区新生代构造活动主要表现为基底逆冲断裂的复活,致使地表呈现张性破裂,形成了洼地、峡谷等特殊的构造地貌形态;并根据擦痕、节理的测量统计,结合电子自旋共振测年分析,推断本区在上新世—更新世期间存在两期构造活动:早期为近似南北向的挤压作用为主,晚期(0.14~0.43Ma)为北东北东东的挤压作用;根据盆地新生代沉积物质充填规律和新生代构造特征,结合区域资料分析,恢复了盆地北部新生代构造演化历史,认为新生代构造活动控制了区域的构造地貌演化和地下水流向的改变,进而控制了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并由此指出了三个泉斜坡带为有利的区域找矿远景区段。  相似文献   
5.
李锦轶  李卫东 《地质学报》2000,74(4):303-312
在野外考察和室内研究的基础上,^40Ar-^39Ar定年揭示出新疆东准噶尔考克塞尔盖山前志留纪荒草坡群下组的主变质作用发生在石炭纪晚期,此后还受到了晚三叠世热事件的改造。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对新疆北部晚石岩世至三叠纪的地壳热演化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