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1篇
  2019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青藏高原是典型的气候变化敏感区域,研究高原极端气温情况是探索区域气候变化情况的重要内容。本文利用青藏高原地区1960—2012年98个气象观测站点的气温实测记录,计算了昼夜极端温度指数、年均温度最值等极端气温指数,以线性趋势分析和Hurst指数为基础,对高原气温变化的时空趋势及可持续性进行统计性推断和预测。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冷、暖指数对应温度值均显著增加。冷昼指数下降速度最快的是高原的中南部及北部区域;暖昼指数在高原东北部稳定增加;高原北部和南部分别是冷夜、暖夜指数变化最显著的区域。2)除东北和中南部分区域略有反持续性现象,青藏高原典型极端气温指数Hurst指数均表现为较强或强持续性,集中分布于中东部及东南部区域,且在各站点具有相近的空间分布特征。年均最值Hurst指数普遍较高和未来趋势持续性较强。  相似文献   
2.
倪永 《岩矿测试》1989,8(4):258-262
本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进行多组份光度分析。该法用隐变量矩阵代替吸光度及浓度矩阵,数据处理效果优于经典的多元线性回归法。本文还对多组份光度分析中波长的选择作了研究,提出以吸光系数行列式之值作波长选择判据。实验表明,由此法选择波长是适宜的。将本文提出的方法对Co,Ni,Cu三组份体系进行了分析,获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