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48篇
海洋学   13篇
综合类   1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河盆地大民屯凹陷流体压力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民屯凹陷是辽河断陷内4个下第三系凹陷之一。在综合利用钻井、试井及地震等资料的基础上,系统研究并论述了大民屯凹陷流体压力特征。基于57口井的声波测井资料,凹陷内泥岩压力特征可区分为正常压力、异常压力或强超压等类型;根据152口井391个点的压力测试数据,凹陷内产油层段的压力梯度多接近于1;利用公式法模拟计算了47条地震剖面的流体压力、剩余压力及压力系数的分布特征,凹陷内剖面压力系统自上而下一般由正常压力、弱超压和强超压3部分组成。此外,还根据流体压力演化的基本原理及钻井、岩性与试井等实际资料,模拟恢复了大民屯凹陷的压力演化史,其可划分为超压原始积累、超压部分释放及超压再积聚3个阶段。总体上,大民屯凹陷的超压强度低于渤海湾盆地其他地区的超压强度。  相似文献   
2.
南黄海北部盆地东北凹陷烃源岩的早期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烃源岩评价是沉积盆地油气地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油气勘探初期的战略选区与决策至关重要.南黄海北部盆地东北凹陷的油气勘探程度极低,至今尚无探井揭示烃源岩的发育特征,因此制约了凹陷的油气勘探进程.基于地质类比原理,采用与其相邻类似凹陷--北部凹陷综合对比的方法,应用层序地层、沉积相、地震相分析及含油气盆地动态数值模拟等技术,分析了东北凹陷主要烃源岩层的空间展布和生烃演化特征,并初步形成了一套适用于勘探程度低的地区烃源岩早期预测的方法技术流程.研究表明,南黄海北部盆地东北凹陷发育上白垩统泰州组主力烃源岩系,具有广阔的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3.
从超孔隙流体压力、粘土膜、有利的岩石组构、烃类侵位等方面介绍了深部高孔渗储集岩发育的有利条件;综述了深部储层研究方法和分析技术。目前主要从经验预测和化学反应模型两个方面来确定深部砂体的储集性能,相应的分析测试手段包括成岩场、流体动力学、生烃史、精细埋藏史、图像分析等方面的内容;提出了深部储层的分析流程。  相似文献   
4.
盆地地史模拟述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论述了盆地地史模拟的一般研究方法,认为回剥法是现今重建盆地沉积史与构造史最精确的方法详细讨论了地坟实校正、不整合处理和构造沉隆分析等主要数学模型及其适用范围;并在介绍地史模拟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地史模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INTRODUCTIONYingen-Ejinaqi basinis locatedin the WulatehouBanner in the west of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of China ,and covers an area of approxi-mately 122 000 km2( Chen et al ., 2001) . As aMesozoic-Cenozoic depression in Yingen-Ejinaqi ba-sin,the Chagan depression lies in the northeast ofthis basin (Fig.1) .It is about 60 kmlong and 34 kmwide and covers an area of approxi mately 2 000 km2( Wang et al .,2002) .In terms of the basement ter-rain,forms of major structural…  相似文献   
6.
王维  叶加仁  杨香华  施和生  舒誉  吴静 《地球科学》2015,40(6):1061-1071
为阐明惠州凹陷古近纪构造活动对物源供给与沉积充填的控制作用,以LA-ICPMS锆石U-Pb定年为主要技术手段,对惠州凹陷古近系不同层段的8件样品中的锆石形态及年代组成进行分析,定量研究其物源供给规律.南部物源,即盆内基岩凸起与东沙隆起,以中生代火成岩为主;北部物源,即盆外华南褶皱带,岩性及年代学复杂.结果显示从下文昌组-上文昌组-恩平组的砂岩样品中,中生代锆石颗粒含量逐渐降低,前寒武-古生代锆石颗粒含量逐渐增加,表明惠州凹陷具有早期南部供源逐渐到晚期北部供源的转换规律.惠州凹陷构造演化分为3幕:裂陷ⅠA、ⅠB和Ⅱ幕.裂陷ⅠA幕,下文昌组沉积时期,凹陷南部断层活动强烈,砂岩中锆石以中生代颗粒为主,沉积相类型以靠近南部断裂带发育的扇三角洲及中深湖相为主;裂陷ⅠB幕,上文昌组沉积时期,北部边界断裂带活动强度增加,中生代锆石颗粒含量为68%,前寒武-古生代颗粒含量为32%,表明该时期南北同时供源,沉积体系以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及中深湖相为特色;裂陷Ⅱ幕,恩平组沉积时期,北部断层持续活动,前寒武-古生代锆石颗粒含量为64%,中生代颗粒含量为36%,证实恩平组沉积时期以北部物源为主,发育了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滩坝以及薄煤层.   相似文献   
7.
8.
涠西南凹陷是中国近海北部湾盆地已证实的富烃凹陷,始新统流沙港组是该凹陷主要烃源岩层系.为深入认识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烃源岩的生产力和发育特征,采用有机地球化学与地球生物学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正演恢复了涠西南凹陷不同次洼流沙港组不同层段烃源岩的古生产力、有机质埋藏效率和有机碳埋藏生产力,进而建立了研究区流沙港组烃源岩形成的地球生物学模式.结果表明,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烃源岩的古生产力、有机质埋藏效率及有机碳埋藏生产力在横向不同次洼和纵向不同层段上均存在差异,横向上以B次洼最优,纵向上以流二段最高;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烃源岩发育超营养湖高埋藏效率高埋藏生产力、富营养湖中等埋藏效率中等埋藏生产力及富营养湖低埋藏效率低埋藏生产力3种代表性的地球生物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基于地震速度谱资料,结合实测钻井压力、测井数据分析结果,从单井-剖面-平面系统预测了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的压力分布。研究结果表明:西湖凹陷储层呈现两套压力系统,分别为正常压力系统和超压系统,超压系统主要发育于花港组和平湖组内,层位上由西至东逐渐变新。泥岩亦表现为浅部常压、深部超压,不同的区带有所差异。西湖凹陷超压顶界面分布受深度控制不显著,主要受层位控制,超压顶界面通常位于花港组下段以及平湖组上段。西湖凹陷关键界面超压带覆盖范围、连续性总体较好,且具一定的区域展布方向,在规模较大断层具较明显的差异性。断层对压力的积累起着一定输导、分割和破坏作用。不均衡压实作用和生烃作用是西湖凹陷超压形成的主要机制,但在不同的区带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0.
基于圈闭形成时间法推测潜江凹陷潜江组油气藏形成的最早时间为上始新统潜二段沉积初期,利用烃源岩生排烃史法
分析潜江凹陷潜江组油气成藏的最早时间为晚始新世,应用流体包裹体资料揭示潜江凹陷潜江组共经历了晚始新世-早渐新世
(37~32Ma)、早渐新世-中中新世(32~14Ma)及中上新世-现今(3~0Ma)共3期油气充注过程,并以第2期早渐新世-中中
新世油气充注最为重要,且自蚌湖向斜带和潜北陡坡带至周矶向斜带再至斜坡带,油气充注时间有逐渐变晚的趋势。由此得出,
综合应用流体包裹体法、圈闭形成时间法、烃源岩生排烃史法等多种方法可较为有效地确定具有复杂构造-沉积背景与演化历史
的含油气盆地(凹陷)的油气成藏期次与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