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质学   8篇
  200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叶庆生 《物探与化探》1982,6(4):247-251
井眼及井径的变化,对电测井、核测井和声测井的测量值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工作中,我们不仅在划分煤(岩)层、计算岩层产状和分析煤质时需要井径曲线,在解释含水层、计算孔隙度和给水度及井内流量时也必须有真实的井径资料。  相似文献   
2.
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委员会于1984年3月28—4月2日在南京召开了全国声波测井技术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中国科学  相似文献   
3.
核测井技术(自然伽玛和散射伽玛)已在我国煤田勘探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的地质效果。核测井方法的应用,使我国煤田测井技术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个新阶段的主要标志是:对煤层与岩层定性解释的可靠性大大提高,应用范围不断扩大。通过进行全孔解释和测井曲线的综合分析与对比,充分发挥了钻孔的地质效益,为全面研究勘探区的地质情况,提供了丰富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中国煤炭核测井技术发展历程与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庆生 《中国煤田地质》2003,15(6):68-70,108
在煤田地质勘探中,采用电测井方法确定煤层有一定的局限性。核测井技术的应用,使测井解释煤层与岩层的可靠性大大提高,扩大了测井的应用范围,充分发挥了钻孔的地质效益,促进了无岩心钻进的开展,对提高勘探质量和速度、降低勘探成本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核测井方法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测井解决的地质问题越来越多,提供的地质资料愈来愈丰富。其中自行研制的高分辨率中子俘获伽马能谱测井系统可以直观地提供地层中常见的10多种元素及其含量,这是测井由定性定厚向定量解释发展的一个飞跃。这项高新技术成果标志着我国核测井技术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煤田地质总局浙江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和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技术应用研究所共同研制成的高分辨率中子俘获伽马能谱测井系统,于1992年7月31日在北京通过部级鉴定,它标志着我国又一项核测井技术跨入国际先进行列。这种系统,是在钻孔中用中子源向地层发射快中子,使地层中产生中子俘获反应,放射出伽马射线。采用具有高分辨率的锗半导体,探测这种俘获伽马射线。通过对特征伽马射线的能谱分析,得到地层中与之相对应的元素及其含量,据此来进一步研究和解决有关的地质问题。目前,只有美国PGT公司和斯伦贝谢公司在开发这种技术,我国是第二个研制开发成此类核测井系统的国家,是我国核技术在地质勘探方面应用的  相似文献   
6.
自然伽玛测井在煤田勘探中的应用与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然伽玛测井是煤田测井的主要方法之一。以往由于对这种方法的作用认识不足,故在煤田地质勘探中仅限于顺便探测放射性矿层,在探煤钻孔内很少测量γ曲线,有的即使测量了也未深入研究和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煤田测井开始于一九五四年。二十七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煤田测井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队伍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广大煤田测井职工常年战斗在深山原野,担负着数百台钻机施工的测井任务。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质学会勘探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于1984年4月26日—5月3日在北京召开了地下电磁波学术讨论会。会议内容综述如下: 1)用电磁波技术寻找盲矿体确定其走向,确定见矿孔中的矿层关系及产状,确定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