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80篇
海洋学   2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水深测量历来都不被重视,其原因有二:(1)认为水下地貌由于水的活动性强,相应地变化莫测;(2)对水下地形要求精度不高,只要达到能够通航就可以。据联合国调查,在全世界128个沿海国家中,只有57个国家有测海域的能力,这种施测能力也大半为自己国家国防需要,由海军施测一些自己临海水域,确保自己船只的安全,因此就以海测来说,世界各国都没有很好地进行,需要施测海域的国家,如挪威占全国海域80%,英国占57%,法国占64%,荷兰占40%,所有商船上有一半恐怕还是采用的英国海军部印刷的海图在航行,其中很多是1935年旧法施测,错误与误差都很严重,所以发生了1971年旅游轮“昂蒂叶”号;  相似文献   
2.
吴家祥  苏传福 《安徽地质》2002,12(4):323-326
通过介绍冲击压实机基本原理,分析冲击压实技术特点,结合工程实例,表明冲击压实技术具有减少路基工后沉降、提高路基整体强度及加固软弱地基作用效果显著,同时填石路堤施工工艺的改进和压实标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广东顺德地区鱼塘生态环境监测服务系统的设计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和气象条件与水产养殖的密切关系及当前气象监测与服务的完善等方面,分析了顺德地区建设鱼塘生态环境监测服务系统的必要性;论述了鱼塘生态环境监测与气象服务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对顺德地区鱼塘生态环境监测服务系统的目标、内容和建设方案进行了构思和设计。  相似文献   
4.
5.
6.
1986年8月12日18时45分,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发生M_S=5.4级地震。微观震中为北纬27°25′00″,东经101°25′41″;宏观震中在盐源县城西约8千米的梅雨乡虾耙沟一带。宏、微观震中相距1.8千米。震源深度15千米。震源机制解节面Ⅱ走向南73°东,倾向北北东,倾角75°。震中区烈度为Ⅶ度,面积约19平方千米,长轴方向南东东-北西西,长短轴  相似文献   
7.
根据《新的中国地震烈度表》中的建筑物分类,结合这次盐源地震的破坏情况,对震区建筑物作了统一的分类,并对各类建筑物的震害进行了初步分析。一、震区建筑物分类本区地处川滇藏接壤的高原山区和彝族聚居之乡,新旧各式房屋种类繁多,施工质量和地基条件也各不相同,给房屋分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现仅作如下的大致划分:  相似文献   
8.
1.前言 1970年前后,风速测量仪器更换为4杯型(鲁滨逊风速表)、3杯型和风向风速计(风车型风向风速计)。如果比较一下由这些风速仪器得到的风速观测值,则和疾风日数(风速10m/s以上)的历年变化一样,观测仪器的系统误差是明显的。可是和歌山地方气象站的疾风注意报基准值(12m/s)主要使用当时四杯型仪器测得的资料,为了推定这个值相当于目前使用风车型风向风速计进行观测多大的观测值而进行了这种调查。结果表明:用4杯型仪器测得的12m/s大体相当于现用风车型风向风速计  相似文献   
9.
福建李坊重晶石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坊重晶石矿床发现十多年了,但探明是特大型富矿还是近年地质一队普查勘探的结果。这一发现,引起了中外地质界、矿业界的重视,对矿床的成因也先后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大体有热液说、顺层交代说、沉积说等。一九八一年福州大学地矿系师生来矿区实习,就矿床的成因与在矿区工作的同志共同进行了探讨,取得了一致的看法,认为李坊重晶石矿床是受变质沉积矿床。矿床是沉积形成的,后期经过区域变质作用,使矿体的形态和矿石组构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0.
阿拉善北部的中蒙边界地区,晚古生代曾发生过脉动式拉伸作用,形成多期裂谷。泥盆纪发育造山期后断陷盆地。石炭纪和二叠纪是相继发生两期裂谷的活动期,早期有钙—碱性火山作用和磨拉石沉积。中石炭世的碱性和大陆拉斑系列火山岩、辉长岩和二辉橄榄岩,晚二叠世早期的双模式火山岩及碱性火成岩,分别代表了两期裂谷活动的高峰期。晚石炭世及二叠纪末期,各自为裂谷衰退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