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质学   3篇
  198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矿床位于秦岭褶皱系伏牛—桐柏中间隆起带东端,晚元古代低、中级变质火山—沉积岩系形成北西向的挤压褶皱.地层由老至新为歪头山组、大栗树组、张家大庄组、刘山崖组、大河组及孤山头组.大栗树组及刘  相似文献   
2.
张崇淦 《地质论评》1959,19(4):180-182
汾西煤田位于山西中部偏西,包括汾阳、孝义、介休、灵石、汾西、霍县等地,面积宽广,储量丰富。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它位于中朝陆台之山西地台西缘。西边紧傍吕梁凸起,东南为霍山古老岩块,南面为中条地块。煤田为一狭长之凹陷区,其延长方向与吕梁凸起一致,均为北北东—南南西。  相似文献   
3.
张崇淦 《地质论评》1958,18(4):314-316
地质知识1955年第6期发表了张文堂同志的“我国北方G层铝土矿及其时代问题”一文后,在该刊1956年第10期上又相继发表了周祖勋、真允庆二同志对该文提出的不同看法。关于G层铝土矿及山西式铁矿的地质时代问题,大多数地质工作者虽然都将它们归入中石炭纪本溪系,但不同的意见仍然存在,因此对这一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甚有必要,通过充分的事实及合理的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