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川西白玉-稻城地区花岗岩类的年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U-pb、Rb-Sr、40Ar/39Ar法测年资料,探讨了川西白玉-稻城地区花岗岩类的东岩带、中岩带、西岩带的形成时代。东带以200Ma为主,中带以80Ma为主,西带以220Ma为主,各方法所获年龄数据基本上可对比。  相似文献   
2.
川西白玉—中旬地区花岗岩类的形成时代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能德 《中国区域地质》1991,(2):161-168,175
  相似文献   
3.
1985年以来,笔者根据所采样品年龄测定资料,确定白玉—中甸地区化岗岩类形成时代为加里东—喜马拉雅早期。而以印支早、晚期,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早期为成岩的高峰期。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讨论川西锡矿的物质来源、迁移、富集机制,找锡矿远景区。区内元古代—第三纪地层锡含量高出地壳中锡元素丰度的2.75—5倍,是一个锡元素的初始富集区。由地层直接熔融或来自更深部的岩浆上侵过程中的部分熔融而形成的花岗岩浆都将会造成锡元素的富集而成含锡花岗岩。花岗岩中氟是成矿的主要营力之一,燕山晚期含量最高,亦是含锡花岗岩体。含锡花岗岩体与含火山岩系、含钙质的上三叠统曲嘎寺组、图姆沟组(个别为上二叠统)地层接触处为找锡矿床的远景区。  相似文献   
5.
川西花岗岩类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论述范围系指甘孜—理塘以西、金沙江以东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褶皱系之东北部。 该区花岗岩类基本上呈南北向分布。按主要时代,以甘孜—理塘、洛须—昌台—热柯及矮拉—中咱—日雨三条大断裂为界,本区花岗岩类可划分为东部措交玛—冬措岩带、中部雀儿山—格聂岩带和西部蒙古山—贝拉岩带(图1)。 措交玛—冬措岩带主要成岩期为印支期,铷锶全岩等时年龄为208±2Ma(冬措岩体)和206±15Ma(措交玛岩体),铀—铅—致曲线年龄值为201±10Ma(冬措岩体)。主岩体内的补充岩体为燕山早期。  相似文献   
6.
四川西北部几个花岗岩体的时代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笔者从同位素 U-Pb 及 Rb-Sr 测年、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资料出发,探讨了川西北几个花岗岩体的形成年代和成因。  相似文献   
7.
喜马拉雅运动在川西高原存在无疑,但其是否强烈却有争议。1:20万昌台福区调报告(1976年)已肯定了第三系有玄武岩类的存在,但作为造山运动的主要标志——花岗岩类的侵入活动在喜马拉雅期是否存在,一直是地质界关注和争论的问题。 在进行1:20万波密幅、义敦幅和得荣幅区调工作时,用K-Ar法(体积法)测得哈格拉—格聂复式岩体为7—57Ma,茨林措—日拥复式岩体为60—65Ma。当时多数人对此持怀疑态度,认为此法测年不可靠,进而加以否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