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地质学   5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5 毫秒
1
1.
引发雷州半岛地区干旱的典型生态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揭江 《地下水》2014,(5):114-116
以气象、地质、水文、地貌及植被等调查和观测数据为基础,提出引发雷州半岛地区干旱的五个方面的生态环境因素,分析各种因素对引发干旱的作用,针对引发雷州半岛地区干旱的综合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可为解决区内干旱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浅析湛江组薄层状粘性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揭江 《广东地质》2000,15(1):52-56
雷州半岛地区的湛江组薄层状粘笥土具有较为特殊的微层特征,层面之间夹有大量的细砂和粉砂,是良好的含水微结构。薄层状粘笥土的水分并非均匀分布,有相当部分集中在层面的空隙。在水分和粘土颗粒搅和之前,土体抵抗外力的能力并不低。用土工试验得出的含水率、液笥指数和孔隙比来判定湛江组薄层状性土抵抗外力的能力,往往偏低。根据部分有代表性的资料,建立了压缩模量和标贯狂击数的回归方程,因而可用压缩模量间接寺求出承载力  相似文献   
3.
余江  揭江 《广东地质》2003,18(3):57-64
青岐石膏矿一矿区经过多年的地下采矿,形成了大面积的采空区,局部地段发生矿坑涌水。通过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矿坑涌水量、水质资料以及排水渠附近杂草长势分析,阐明了矿区地下水类型、分布规律、矿坑涌水现状,认为矿区地下水富水性贫乏为主,矿坑涌水小,对矿山及其环境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湛江市区地下水水位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揭江 《广东地质》2000,15(1):36-40
利用江江市区地下水水位动态观测资料,既采用传统的降落漏斗方式来分析地下水位的面状动态,划分开采强度区,大致评价各区的水位变化特征;又根据人工开采 力场的基础理论,讨论湛江市复式多层结构承压含水体三维钠压区的演变特征。提出了预防海水入浸地下水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珠三角平原区地面沉降的成因机理较为复杂,本次研究范围为珠三角平原区中南部珠江口西部沿岸,亦是珠三角平原地面沉降重点区。本文从研究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特征以及地面沉降分布状况、沉降类型、主要控制因素和发展规律入手,综合分析区内地面沉降调查监测资料,研究了地面沉降与各影响因子的关系,总结了产生沉降的主要因素有三个:一是软土厚度大,总厚度一般10~30 m,最厚达63. 8 m;二是局部开采地下水,主要分布于广州市南沙区万顷沙镇和中山市大鳌镇、板芙镇、坦洲镇及珠海市金湾区红旗镇、斗门区白蕉镇、乾务镇等大面积水产养殖区,开发利用强度高区域约123. 21 km2,开发利用强度中等区域约111. 97 km2,开发利用强度低区域约73. 70 km2;三是上部荷载的影响,这类作用类型主要由上部建筑物荷载、大面积人工填土荷载及机械动荷载组成,主要位于城镇、工业园、乡村等建筑区和公路、桥梁、堤坝等线性工程周边,人工填土厚度最大达8. 6 m。该项研究成果可为全面开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地面沉降调查、监测和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也为地方经济建设规划决策、有效控制地面沉降和保护地质环境等提供地质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