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贾峪口土洞崩塌灾害隐患点位于房山区佛子庄乡贾峪口村北侧,坡顶处存在两条近东西走向的危岩带,坡顶及坡面处植被发育较好,坡顶处未发现明显后缘裂缝,整体稳定性较好,但危岩带内大面积基岩裸露,受雨水冲刷及差异风化等作用影响,表面较为破碎,呈块状、碎裂状,岩腔、裂隙发育。通过勘查掌握了该危岩带及危岩体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其主要破坏方式及危岩的运动特征,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结果表明,危岩带及危岩体在暴雨、地震等工况条件下处于不稳定状态,具有发生崩塌灾害的隐患。针对危岩带的特点,提出危岩清削+主动防护网+被动防护网的治理措施,较为有效地解除了该区域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2.
浅层地温能属于环境友好型能源,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缓解环境压力。然而,其可能产生的环境负影响常常被人们忽略。本文以地下水地源热泵(GWHP)系统和地埋管地源热泵(GSHP)系统为重点,系统梳理了浅层地温能在不合理利用时,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分析了热泵系统对地下动力场、温度场、化学场及微生物环境等的影响。为抑制热泵系统运行中产生的环境负影响,迫切需要对相关限制性指标及法律法规进行完善。本文总结了国外与环境有关的限制性指标(技术性指标和生态学指标),对比了国内不同地区的标准,提出我国在浅层地温能利用上,尚存在指标建立标准相对单一、法律约束力较弱、区域差异性不明显等不足之处,需加强配套监测系统建设,控制并减少环境负效应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针对滑坡灾害变形,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采用非接触测量方式对效应靶形变量进行测量,以监测滑坡体的位移量。结果表明,三维激光扫描仪可以对滑坡体变形进行有效监测,滑坡体在强降雨下土层饱和后的变形量精度达到毫米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