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提出将油气扩散原理与干酪根热降解生油理论结合起来研究,以解决油气地球化学勘查的理论问题。文中除了对Fick第一定律进行数学推导外,还指出这种方法的不足,要考虑油气生成年龄和开始向地表运移至今的时间。这个时间等于或超过烃气从油气藏扩散到达地表所需要的时间,说明烃气扩散流已经到达地表,在该面积上进行化探可获得良好的结果。根根文中计算公式,对大庆和胜利等油田进行了计算,大庆油田的白垩系生油层的干酪根为Ⅰ型,生油层年龄约110Ma。采用D=10~(-6)cm/s计算,烃气扩散到达地表所需的时间为39.45Ma,生油层沉降到生油门限深度所需时间为6.65Ma,计算烃气开始扩散至今的时间为103.35Ma,说明大庆油田白垩系生油层的烃气已经扩散到达地表,在该区进行化探可获得较好结果。又如胜利油田,老第三系生油层的干酪根为Ⅱ型,计算结果说明胜利油田老第三系的烃气尚未扩散到达地表,只在断裂带处有扩散烃气。据根据本文的原理预测克拉玛依和南阳等油田,最后,例举了二连盆地阿南凹陷化探成果及阿36井烃气纵向分布资料,松辽盆地南部的大安-黑帝庙凹陷松南3井纵向烃气分布资料以及任丘油地下水烃气平面分布资料等,验证了油气田上方确实有烃气扩散作用的存在,这些烃气扩散到达地表并形成了地化球学异常。  相似文献   
2.
本文所指早期油气化探是1654~1964年间我国进行油气化探的总称。1964年以后油气化探处于低潮。目前,又开始了第二个油气化探高潮,为此,我们总结早期化探的经验教训,供当今油气化探工作参考。文中较详细地介绍了我国早期油气化探的经历及发展道路。文中阐述了油气化探的实践经验,指出油气化探的理论基础经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也为人们所接受。早期油气化探在我国许多含油气盆地都获得较好的效果;热解生油理论与化探相结合将促进油气化探的深入发展;油气运移理论对判断地表油气异常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综合解释化探资料可消除直观法解释的弊病等等。最后提出油气化探的教训和应该改进的问题。希望得到一些有益的收获,作为后来参加油气化探工作的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