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2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黄铁矿及毒砂中负氧化数金的发现及判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在突破金的氧化态(价态)的先导的研究中,使用光电子能谱对9个金矿区的黄铁矿与毒砂进行研究。发现它们之中广泛出现有结合能为83(82.8-83.2)eV的峰,经分析对比后,指认它为Au峰(4f7/2)。但它的结合能小于Au°(约84eV),更小于Au^1+及Au^3+。根据结合能与氧化态的关系,判定83eV峰为负氧化数金(负价金)所引起。即黄铁矿与毒砂中存在有负氧化数金。  相似文献   
2.
据国内外提供的许多研究资料表明,地壳中产出的铬尖晶石类矿物,它们不论是作为副矿物或者是造矿矿物存在,都以化学成分变化大为其特征。这一特征曾引起许多研究者的兴趣。这种成分可变性的特征,一方面体现在它们当中阳离子的类质同象非常广泛、且很复杂(实质上是阳离子在结构中的占位关系复杂);另一方面亦反映了它们的形成条件不同。因此,研究铬尖晶石类矿物的化学成分,特别是用谱学方法研究铬尖晶石类的主要阳离子Fe~(2 )、Fe~(3 )和Cr~(3 )等的占位分配,不仅具有重要的晶体化学意义,而且还可以为铬铁矿的形成环境,提供某些地质信息,随着对阳离子分配的深入研究,一定还能为今后铬尖晶石类矿物的合理分类积累资料,并提供新的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