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8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6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湖南省地矿局四一八队的地质人员,最近在湘中龙山地区发现了一条有找矿远景的含金剪切带。该剪切带位于湘中白马山-龙山东西向构造带的龙山穹状隆起的北西部位。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前泥盆系,属一套冒地槽沉积。其中以震旦系地层出露最为广泛,构成龙山穹状隆起的核心,含金剪切带即产于下震旦统江口组含砾板岩中。含金剪切带的北端约1.5km处有燕山早期花岗闪长斑岩(锆石同位素地质年龄为  相似文献   
2.
新宁一灰汤断裂南东盘,分布有数条北西向的花岗斑岩脉带,每条岩脉带内,产出有相同的矿床组合及类似的分带规律,构成一个北东向的多金属成矿带。成矿带北西部分为锑金成矿区,南东侧是铅锌铜钨成矿区。新宁—灰汤断裂与桃江—城步断裂控制的煌斑岩脉,具有明显区别,在某些地段具有钾镁煌斑岩主要特征,它对我省金刚石原生矿的突破,是一条重要线索与新途征。  相似文献   
3.
罗纲元 《湖南地质》1992,11(4):275-277
湘中印支期高坪岩体和天龙山岩体,大致呈东西向展布,南北出露宽度基本一致。但天龙山岩体明显偏北,大有脱离东西向分布向北东“飘移”之势。笔者对桃江—城步断裂的野外勘查与研究查明,天龙山岩体可能是高坪岩体的一部分,印支晚期岩体形成时,它们是一个整体。现在的天龙山岩体,可能是燕山早期桃江—城步断裂对高坪岩体肢解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5.
廖家坪地区花岗斑岩地质特征及其与钨锑金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纲元 《湖南地质》1994,13(1):7-10
廖家坪地区分布有较多的花岗班岩脉。它们受断裂构造控制,可分为北北东向和东西向两组,且前组岩脉形成时间早于后组岩脉。两组岩脉的地质特征、岩石化学特征及主要成矿元素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别。北北东向组岩脉中W、Sb、Au含量普遍高于东西向组岩脉一至二个数量级,与区内钨、锑、金的成矿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宁乡-新宁断裂南东盘燕山早期花岗斑岩岩脉带(包括少量石英斑岩)呈325°~340°方向展布,它们应是加里东期宁乡-新宁断裂形成时反扭作用产生的羽状张裂隙被燕山早期花岗岩浆所充填的结果.沿岩脉带及其附近分布着较多的内生金属矿产都具有相同的矿床组合,并且形成从北西向南东由中低温-中温-中高温的成矿系列.即由金、锑金→锑→铜铅锌→钨的递变特征.在岩脉带分布的范围内,构成了一个以锑、金、铅锌、钨为主的多金属矿带.在成矿带的北西侧以锑、锑金为主.构成了一个以锑、金为主的成矿区.在成矿带的南东侧以铅锌铜钨为主,构成了一个Pb、Zn、Cu、W成矿区.  相似文献   
7.
8.
湖南省地矿局418地质队区调分队于1984年在湘中南部进行1:5万《一渡水、花桥、芦洪市》三幅区调联测工作中,于新宁县靖位乡畔泥田、三渡水乡瓦屋里的晚寒武世和早奥陶世地层中,发现了丰富的微古植物化石。这个地区以往化石资料甚少,在地层划分与对比缺乏充分依据,此次微古植物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现将畔泥田剖面层序列述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