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9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南山钨钼多金属矿是皖南近年来的找矿成果之一。矿体主要赋存于岭脚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体北、南部变质接触带内的寒武系杨柳岗组和震旦系兰田组地层内。矿床的形成得益于岭脚岩体的侵入,促使钨、钼等元素大量进入热水溶液,形成含矿流体,同时伴随着北东向断裂的活动,矿液得以运移至由成分复杂的碳酸盐岩矽卡岩化形成的角岩类中富集成矿。南山钨钼矿床是岭脚岩体的侵入作用、热液蚀变作用、围岩条件、热液运移和区域构造活动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受一定层位控制的接触变质-中高温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本文中,笔者通过对南山钨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和矿化富集规律的分析,总结了区域上寻找该类矿床的找矿标志,为皖南地区进一步的地质找矿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皖南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酸性岩浆岩产于扬子陆块江南古隆起东段,岩体类型为花岗闪长岩,主矿物组合为斜长石+石英+钾长石+角闪石±黑云母,副矿物有磷灰石、锆石、榍石、磁铁矿、钛铁矿.岩石主量元素含量(%)具有高SiO2、Al2O3、K2O/Na2O,低TiO2、MgO、CaO、P2O5的特征,A/CNK≈1.06,σ≈1...  相似文献   
3.
黄山箬岭金矿区位于扬子陆块江南古陆东段,处于下扬子成矿省(Ⅱ-11)江南地块中生代铜-钼-金-银-铅-锌成矿带(Ⅲ-53)内。通过矿产勘查工作,认为箬岭地区具有较好的金矿成矿地质条件,目前已发现多条金矿(化)带,含金品位达1.27×10-6~8.52×10-6。在对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区域上寻找该类金矿的找矿标志,认识到矿区NW向与NE向断裂构造交汇部位是金、银矿化富集的有利部位,矿区内与金矿化密切相关的围岩蚀变是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矿石类型主要有构造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  相似文献   
4.
翁望飞  丁勇 《华东地质》2015,(2):104-115
德兴斑岩铜矿位于扬子地块江南隆起带东缘,含矿斑岩类型为花岗闪长斑岩。岩石主矿物组合为斜长石(中长石、更长石)+石英+钾长石+角闪石+黑云母,常见副矿物为磁铁矿、磷灰石、榍石、钛铁矿和锆石。斑岩主量元素具有高硅(SiO2=63.59%)、高铝(Al2O3=15.54%)、低镁(MgO=2.2%)的特征,岩石富钾贫钠(K2O=3.06%;Na2O=3.67%),高K2O/Na2O(0.89)比;ALK=6.66%,A/CNK=1.086,σ=2.18,A.R=2.07,显示岩石为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稀土元素特征表现为轻稀土富集(121.81×10-6),重稀土亏损(8.8×10-6),具有较大的LREE/HREE比值(13.93);微量元素表现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Ba、La、Sr)和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Ta、Y),具低Y(11.21×10-6)和Yb(1.23×10-6)含量特征,有较高Sr/Y(57.29)、La/Yb(28.93)比值,具较高的87Sr/86Sr比值(0.7040),弱的负Eu异常(δEu=0.91),以及负εNd值等特征,表明德兴花岗闪长斑岩为"C"型高钾钙碱性埃达克岩,埃达克岩浆来源于活动陆缘加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  相似文献   
5.
皖南周边分布着40余处大小不等的燕山期花岗岩体,依据岩石年龄可划分出2个幕次:一是130~170Ma,平均145Ma,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J3-K11),以花岗闪长(斑)岩为主;二是109~132.2Ma,平均123.5Ma,为早白垩世中、晚期(K12),岩性为花岗岩。研究表明,J3-K11花岗闪长岩为C型、高钾钙碱性埃达克岩,发育于造山后构造,应力由挤压转变为伸展的转折期,源自印支期加厚地壳部分熔融。而K21幕花岗岩为A2型花岗岩,产生于造山后的构造伸展环境,源自正常安山质地壳在印支期加厚地壳熔融结束之后继续受地幔物质底侵部分熔融。埃达克岩与斑岩铜矿及金、银等矿床成因上密切相关,A型花岗岩富集稀土元素及W、Zr、Nb、Ta、U等。因此加强皖南及邻区埃达克岩和A型花岗岩的研究,可为该地区寻找斑岩铜矿床及稀土、稀有金属等矿床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6.
桃溪地区位于安徽省休宁县—歙县金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中部,具有良好的金多金属矿成矿地质条件。通过专项地质填图发现,桃溪铅锌矿受近EW走向多期活动叠加的断裂控制,其中第3期高角度张性正断层与成矿作用关系密切;矿化体多为脉状,含矿热液于密集裂隙带充填而成。土壤化探圈定有AP18综合异常,呈长轴近EW走向的长条椭圆状,受上述断裂控制,该异常面积2.6 km^2,由Au、Ag、Cu、Pb、Zn多元素套合。高精度磁法测量圈定有M2和M3异常,与化探异常相吻合;激电中梯和激电测深测量结果进一步反映了异常的真实性,并剖析了极化体的深部特征。通过桃溪地区地质及物化探特征的综合分析,认为该地区具有多金属矿勘查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皖南郭村钒矿处于扬子陆块东南缘江南古隆起内的历口构造带和太平褶断带的交界部位,位于历口-羊栈岭大背斜的北翼。含矿地层为早寒武世荷塘组的一套浅变质黑色炭质板岩,可对比划分出4个矿层。矿体主要受沉积变质作用控制,层控性明显,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型石煤钒矿床,形成于温暖潮湿的浅海相还原环境。含有磷结核和钙硅结核的黑色岩系是本区寻找钒矿的重要标志,通过郭村钒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的研究,对于皖南地区寻找同类矿产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与燕山期花岗岩有关的岩浆热液型金多金属矿床是皖南地区最重要的矿床类型。在对该区典型矿床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等,按照三维二元结构特征构建安徽休宁—歙县地区金多金属矿床找矿预测地质模型。该模型表达了勘查区已知的和推测的矿床(体)地质特征,对勘查区乃至皖南地区金多金属矿的勘查具有理论指导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结合大地电磁测深综合构造解释,在休宁—歙县金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及邻区厘定出发育于晚侏罗世的较大规模逆冲推覆构造,其由逆冲断层、逆冲岩席、原地岩系、构造窗及伴生的牵引褶皱等组成。该逆冲推覆构造发育于"屯溪—休宁"红层盆地南缘,表现为晚元古代浅变质火山-碎屑岩系逆冲推覆于中侏罗统洪琴组碎屑岩之上。逆冲推覆构造由一系列分支逆断层组成,以前展式叠瓦状逆冲为特征,断层前缘陡立,向下变缓。逆冲推覆构造呈北东走向展布,勘查区内延伸可达40 km,推覆体面积大于600 km2。构造窗出露位置结合钻探、物探揭示,逆冲位移为2.0~8.0 km。根据逆冲断层时空配套以及岩浆活动与波及的沉积地层,判断晚侏罗世逆冲推覆构造活动时间为163.5~149.0 Ma。通过逆冲断层擦痕观察及古应力场分析,认为该期逆冲推覆构造形成于华南板块向北强烈挤压的区域动力学环境。逆冲推覆构造为成矿前构造,其与之后发生的伸展构造对岩浆的侵入及含矿热液的流通起着重要的作用,控制了整装勘查区内金、银、铅锌等中低温元素的分布与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0.
皖南新岭脚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皖南新岭脚金矿区位于扬子陆块江南古隆起东段,隶属于我国重要成矿带——钦杭成矿带,受皖浙赣深大断裂带控制。通过分析区域地质背景和矿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体矿石等特征,讨论了它们与金成矿的关系,基本理清了本区金矿成矿控制因素、矿化富集规律,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剖析,总结了有效的找矿标志,认为本区具有较好的金矿成矿地质背景和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