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3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伊犁河谷是新疆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重灾区,进行相应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可为防灾减灾提供依据。该区交通线路由于跨度大,沿线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极易发生扰动灾害。遥感解译显示,伊犁河谷主要交通沿线分布有179处工程扰动灾害。基于ARCGIS软件,利用层次分析法,选取高程、坡度、坡向、地表起伏度、工程地质岩组、PGA、距断层距离、距道路距离、距河流距离这9个评价因子对伊犁河谷主要交通线路两侧5 km范围内工程扰动灾害易发性进行评价。权重值显示坡度对工程扰动灾害影响最大,易发性分区结果与实际灾害分布相符合。统计显示,在占总面积15%的高与极高易发区内分布有67%的灾害,表明分区结果较合理。  相似文献   
2.
对溶洞地质进行精确探测和三维地质模型构建具有重大意义。总结了溶洞发育区内不同类型复杂地质结构探测技术、建模思路和方法、数据插值拟合方法,并提出相关思考和建议。结论如下:(1)溶洞发育区内地质结构体大致分为大型溶洞、小型溶洞、溶蚀孔洞、多尺度裂缝4种类型,分别采用确定性和随机模拟方法建模,最终融合构建成复杂三维地质模型;(2)溶洞探测和建模应注重多源数据整合和多方法集成,以实现地质数据资料的相互弥补和建模方法的相互融合;(3)溶洞建模工作应结合相关工程背景,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以应用目的为导向,调整建模思路,建立能反映历史演化过程和未来演化趋势的溶洞模型。  相似文献   
3.
云南红河州石漠化演变过程及其综合治理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阐明云南红河州石漠化演变特点和综合治理成效,本文以2005年、2011年和2016年TM影像为基本数据源,以县市为单元,通过调查收集、实地验证、定位监测等手段,获得了云南省红河州3个时期石漠化演变及治理成效数据。结果发现:(1)12年间,红河州石漠化土地面积从2005年的3 267.49 km2减少到2016年的2 345.08 km2,生态环境持续好转,石漠化程度总体减轻;(2)红河州石漠化土地主要分布于中西北部的县市,各县市12年间不同监测时段石漠化演变存在差异性,极强度和强度石漠化土地面积急剧减少,中度和轻度石漠化有所增加;(3)2005—2011年石漠化减轻速率明显大于2011—2016年,石漠化土地面积减少比较明显;(4)研究区的石漠化综合治理成效明显,且12年间各县市石漠化演变方向和速率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治理效果短期之内并不一定明显,而是需要相对漫长的时间方能显现出来,若措施不当,极易重新发生并加剧演变。   相似文献   
4.
对新陈代谢GM(1,1)模型所采用的灰色预测方法进行了改进,运用新的代数递推方程替代了原始的灰色微分方程,并利用某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数据进行了预测与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新陈代谢GM(1,1)模型的预测精度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