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思茅坳陷油气地质特征与勘探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年奕 《云南地质》2009,28(2):103-112
思茅坳陷存在古生界和中一新生界两套沉积盖层,具有多套生储盖组合。以二叠系、三叠系为主力烃源岩,储层低孔低渗,侏罗系一白垩系“红层”组成区域盖层。思茅坳陷气水同喷、原油显示表明,该区海相地层仍有油气勘探前景,以存在K3-N区域盖层、断裂改造较弱、源岩成熟度较低、构造发育的英德一景谷、勐腊一勐满含油气保存单元为首选靶区,具有一定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2.
滇东北地区铅锌矿产资源丰富,就其原因可归于区内具有特征性地质环境:含矿地层是一套局限性滨-浅海环境沉积作用形成的以碳酸盐为主与砂、泥岩层呈不等厚交替出现的沉积建造,区内有较好的含矿层(碳酸盐层)与遮挡层相结合的地层成矿条件;矿区地质构造复杂,因经历了多期的构造运动,形成近于等间距排列的逆冲推覆体构造及与之相伴生的次级断裂和褶皱构造;同时,多期次的构造运动,也引起岩浆多次沿深大断裂发生侵入或喷发作用;在成矿作用上,复杂、多层次的地质构造为成矿作用提供了不同类型的导矿、容矿构造,岩浆作用一方面为成矿提供物源,另一方面为成矿作用提供热动力,为矿液加热,促使成矿热液得以循环运动,从而在有利部位发生交代作用而成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