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本文主要介绍了太古富克拉通岩石圈地幔的一些基本特征,国内外有关早期地幔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太古宙岩石圈地幔的岩石组成和化学组成;2太古亩地幔同位素体系;3.太古亩地幔热状态和结构特征;4.幔内地质事件。通过研究主要获得以下认识:1.早太古代岩石圈演化以壳-幔分异作用为主,晚太古代以壳内分界作用为主;2.太古宙存在一个又厚又冷(200km)的岩石圈;3馒内地质作用与克拉通化存在成因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在晋、冀、蒙交界处的高级变质岩区,沿孔兹岩系和怀安麻粒岩杂岩的接触带上广泛发育石榴石基性麻粒岩,其主要特征:1)以透镜状、岩脉状分布于孔兹岩系和麻粒岩杂岩的接触带上;2)和孔兹岩系及麻粒岩杂岩的接触关系为侵入或韧性剪切接触;3)具斜方辉石-单斜辉石-角闪石-斜长石-石榴石的矿物组合及围绕石榴石发育斜长石和角闪石或斜方辉石的交生结构,部分还可见到斜方辉石后成合晶定向排列;4)在孔兹岩和麻粒岩的接触带上还有透镜状的角闪辉石岩、脉状的斜长岩;5)具等温降压的PT轨迹,并有200-300MPa的压力降,具有陆-陆碰撞的特征;6)同位素年龄资料显示,岩石的定位年龄约为1800Ma。因此,石榴石基性麻粒岩是下地壳深源岩浆在吕梁运动时沿不同地体的对接带上侵的深源侵入体,并和孔兹岩岩片、(超)基性岩体一同构成复杂的具混杂岩性质的构造岩浆杂岩带,其出现部位能指明不同地体的对接部位。  相似文献   
3.
纳米比亚晚元古界达马拉超群包括卡拉哈里克拉通的纳马群、Witvlei群和Gariep群及刚果克拉通的Mulden群和Otavi群。其碳酸盐岩和有机碳的碳同位素地球化学作为先期研究晚元古代海水的同位素成分长期变化的延伸部分已经完成。微亮晶及白云质微亮晶样品通过岩相和阴极发光的鉴定被确定为岩石的“未蚀变”部分,这些相中的碳同位素丰度几乎等于整个碳酸盐岩的碳同位素丰度,这表明,尽管~(18)O丰度往往很不相同,但是晚元古代细粒碳酸盐岩的~(13)C丰度不因大气成岩作用而有重要变化。这些沉积物中碳酸盐岩和有机碳之间存在还原的和一定碳同位素差异,表明有机碳同位素成分由于可能与泛非造山运动伴生的热和变形作用影响发生了重要变化。在纳马和Otavi群碳酸盐岩的碳同位素成分中发现了长期变化的独特的地层型式,与通过其它手段所证实那样,为一个单独的晚元古代盆地。烈如,纳马群碳酸盐岩的δ~(13)C值在小的地层间隔中从-4‰迅速增到 5‰。这一范围可以与西伯利亚、印度及中国的埃迪卡拉期的岩层参考点中所获得的值进行对比。Otavi群碳酸盐岩中~(13)C(δ~(13)C> 5‰)的富集反映了斯瓦尔巴德阿柯德米克布里群上里菲系中的高δ~(13)C值,也可与东格陵兰及加拿大西北的Shaler群对比。具有这种可比较同位素特征的岩层的广泛分布,支持了δ~(13)C变化反映了晚元古代海水同位素成分全球性变化的假说。在达马拉盆地,碳酸盐岩的碳同位素成分为卡拉哈里克拉通和刚果克拉通之间一些地层单元的对比提供了一种手段。 ~(13)C亏损的碳酸盐岩沉积于纳米比亚三个独立的冰期及期后。冰期与负δ~(13)C值幅度的相对应性可能反映了下部海水的影响,即增强深、冷、富O_2的海水的循环和/或~(13)C亏损的深海水的上涌。另外,含铁建造亦与冰碛(Chus冰碛层)层伴生。前冰期碳酸盐岩~(13)C同位素变富表示海洋地貌环境有助于有机物的高速埋藏。鉴于深部海水缺氧,海水成岩性是可能的,漫长的海水分层期可能导致含铁建造的形成(铁或许来自热液源)。从冰期开始,海水上涌可能把~(13)C亏损和富铁的深水带到浅水陆架,与冷且富氧的表层水接触,导致富铁物质沉积。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介绍了太古宙克拉通岩石圈地幔的一些基本特征,国内外有关早期地幔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太古宙岩石圈地幔的岩石组成和化学组成;2.太古宙地幔同位素体系;3.太古宙地幔热状态和结构特征;4.幔内地质事件。通过研究主要获得以下认识:1.早太古代岩石圈演化以壳-幔分异作用为主,晚太古代以壳内分异作用为主;2.太古宙存在一个又厚又冷(200km)的岩石圈;3.幔内地质作用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