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蔚县矿区是一个中生代赋煤区,通过对单侯矿区西南翼三维地震数据体的认识,认为该区煤层基底为寒武系、奥陶系下统,受海西期与印支期抬升作用的影响,缺失了中奥陶统至三叠系。煤层的基底隆起形成于印支期,即使在接受成煤沉积的燕山期,基底仍处于不均匀的抬升状态。成煤期间,由于盆地基底抬升或沉降幅度不均衡,导致了蔚县整个含煤盆地内部沉积厚度发生变化,造成隆起部位煤层变薄及缺失。后期随着抬升的延续,结束了该区含煤建造过程。  相似文献   
2.
在有效波组为低频、低噪且地质任务以小构造解释为目标的地区,采用Q补偿技术有利于提高有效波组的主频,达到提高纵向分辨率的目的。以鄂尔多斯某勘探区为例,采用Q值补偿技术,以克服该区沙漠地貌明显的吸收衰减滤波效应问题,提高其地震资料的中、高频成分。通过对Q补偿参数进行测试,发现Q值为50时有效波响应明显。应用结果表明,经Q补偿后,地震时间剖面有效波主频明显提高,DF7、DF8断层在补偿后的地震时间剖面上较补偿前断点更清晰、位置解释误差更少。  相似文献   
3.
在障碍物密集区进行三维地震勘探,由于城镇、村庄、厂矿企业、铁路遍布测区,障碍物占整个施工面积的50%以上,激发点和接收点布设困难,难以获得地下资料.如何在这样的测区取得高质量地震资料是一个技术难题.需要从设计到施工的全面配合.本文以江苏某区为例说明了在障碍物密集区取得高质量地震资料的设计手段和施工措施.深入讨论了障碍物密集区三维地震施工的方法对策,并概括说明施工方法对后续处理解释的影响和结果.利用这些手段和措施在该区获得了比较满意的地震资料.从而对破解这一难题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STRATA为一套交互2D/3D模型和反演软件,其功能是将叠后的地震道转换成波阻抗地震道。除了地震反演外,STRATA软件还包括其它一些功能如地震处理,子波提取和井编辑等。所有任务可在多个连接窗口中完成和显示,可以建立地质模型,分析地震数据和交互研究反演结果。在软件中提供了多种反演方法如基于模型反演,稀疏脉冲反演和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反演。STRATA还提供了分析分步反演结果的工具。  相似文献   
5.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地震资料解释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可以对三维地震资料进行立体的、多方位的展示和观察,以研究地震资料的宏观特征和构造细节,最终达到提高解释精度,提高地质解释的合理性的目的。通过介绍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原理,说明三维可视化技术在三维地震资料解释中的应用方法,并列举了三维可视化解释软件在地震资料解释中的部分功能。  相似文献   
6.
山西晋城煤业集团的赵庄矿大巷区,地处太行山西麓中低山区,区内大面积黄土覆盖,局部基岩裸露,地表庄稼、林木较多,建筑物较为密集,浅层地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对该区原始资料运用了静校正、干扰波去除、反褶积测试、精细速度分析、偏移成像、修饰性处理等处理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地表高差问题、增强了有效信号,剖面的信噪比明显提高。处理后的剖面构造形态清晰可靠,层位接触关系清楚,波组特征明显,较好地解决了煤矿采区地质构造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