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矿山开采活动影响下辉锑矿的氧化溶解是影响岩-土-水环境介质中锑的迁移转化及其环境效应的重要过程。目前对于辉锑矿溶解的研究主要关注动力学特征,对于它氧化溶解的途径、环境因素的影响、锑的释放规律等重要问题的认识还不明确。为探究碳酸盐岩矿区地下水中锑释放过程,选取重要环境因素pH值和Fe(Ⅲ),采用单因素控制条件下的批实验方法,精细刻画避光条件下辉锑矿(Sb2S3)氧化溶解速率及Sb和S氧化产物的组成特征。研究结果表明,Sb2S3的氧化溶解是一个产酸的过程,Sb和S的释放速率、途径和产物特征受pH值和Fe(Ⅲ)的显著影响。Sb2S3的氧化溶解速率由快变慢后趋于平衡,初始反应速率的量级为10-8 mol/(m2·s),平衡反应速率的量级为10-10 mol/(m2·s)。Sb的释放氧化速率随pH值的增加而增加,强碱条件下最有利于Sb的释放和氧化。强酸条件下,H2S、SO2气体逸出和S(0)的沉淀促进了Sb2S3的溶解,Sb(Ⅲ)和S(0)为主要产物。中性条件下,溶解形成的HS-经逐步氧化生成SO42-和少量S2O32-,Sb(Ⅲ)和Sb(Ⅴ)含量相近。强碱条件下,SbS33-和Sx-的生成显著提升了Sb2S3的氧化溶解速率,Sb(Ⅴ)和S2O32-是主要产物。Fe(Ⅲ)单独氧化作用时,Sb(Ⅴ)和S(0)是主要产物,锑释放的表观速率无显著提升,可能与SbOCl和S(0)的生成有关。研究表明,O2能够协同Fe(Ⅲ)氧化Sb2S3,但以Fe(Ⅲ)的作用为主导。本研究揭示了Sb2S3在不同pH值及氧化剂条件下氧化溶解的产物组成特征,提出了不同环境因素影响下的氧化溶解途径,证明碳酸盐岩天然缓冲地层更有利于锑的释放与氧化,岩溶地下水中锑诱发的环境效应会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2.
黄雨榴  李小倩  刘运德  方玲 《地质学报》2015,89(Z1):269-271
<正>溶解性硫酸盐(SO_4~(2-))是河水重要的化学组成,携带着丰富的地质过程和人类活动的综合信息。河流硫酸盐来源的研究,对于控制河流水质、评价硫酸化学风化在全球碳循环中的影响以及河口生态和海洋环境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环境意义。长江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入海河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