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5篇
  免费   176篇
  国内免费   281篇
测绘学   131篇
大气科学   79篇
地球物理   126篇
地质学   527篇
海洋学   138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62篇
自然地理   1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The UV spectra of mixture solutions consisting of tyrosine,tryptophane,phenylalanine,cystine,histidineand 3,4-dihydroxyl phenylalanine have been measured.The numbers,identities and concentrations of theamino acids in the mixtures have been determined successfully using target factor analysis.The effectsof the wavelength range and the selected sampling interval on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Twenty-fivesynthetic mixture samples have been analysed successfully.The average recoveries are 98·9 for Tyr,96·5for Trp,105·6 for Phe,98·1 for Cys,98·9 for His and 106·4 for Di-phe.The results obtained are ingood agreement with those obtained by the Kalman filter method.  相似文献   
2.
新疆境内塔拉斯-费尔干纳断裂早侏罗世走滑的古地震证据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在野外考察过程中,于新疆乌恰地区早侏罗世康苏组沼泽相砂岩层中,发现并识别出软沉积物液化变形层,变形包括负载构造,球-枕构造及卷曲变形构造。通过模拟试验的对比研究认为,该软沉积物变形机制与液化作用有关,触发沉积物液化的动力是古地震,并且根据地震震级与液化最大震中距的关系,推测出造成早侏罗世软沉积物变形的里氏地震震级为6相似文献   
3.
中国海兔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兔科(Aplysiidae)是一类有经济价值的后鳃软体动物。人们很早就了解了它的食用价值,许多地方的渔民都有食用这类动物的习惯,如南太平洋博腊博腊岛(Borabora I.)的居民常以Dolabella teremidi Rang作食品;社会群岛(Society Is.)和友爱羣岛(Friendly Is.)的居民喜爱生食海兔;在朝鲜也有熟食这类动物的习惯。 我国福建(厦门、东山)也有个别渔民捕食蓝斑背肛海兔Notarchus (Bursatella)leachii cirrosus Stimpson , 但如食用过多则易引起头痛、眼睛失明等,严重时,甚至引起死亡。海兔卵群的干制品俗称“海粉”,在日本俗称“海素面"。除供食用外,据说还可做医药用。福建厦门渔民养殖蓝斑背肛海兔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广东沿海渔民近年来也养殖黑斑海兔Aplysia (Varria) kurodai (Baba)生产“海粉”,销售于国内外各地。 对于我国海兔科的种类以往仅有一些零星记载,据我们所掌握的文献统计,记载分布我国的种类有:朱仲嘉报告1种;李国藩报导1种;张玺报告1种;张玺、齐钟彦报告了4种;蔡英亚报导1种;Sowerby报告的2个新种;Stimpson报告1个新种; Pilsbry报导4种;高桥定卫(Takahashi)报告1种;马场菊太郎(Baba)报告5种;Eales报告5种。在上述文献中,李国藩的Aplysia kuropdei (Baba)是Aplysia (Varria) kurodai Baba之误,Takahashi的Aplysia punctata (Cuvier)是Aplysia ( Varria) kurodai Baba的同物异名。Baba的Aplysia hirasei (Baba)是Aplysia ( Varria) oculifera Adams & Reeve 的同物异名。Baba 的Aplysia sibogae Bergh是Aplysia (Aplysia) juliana Quoy & Gaimard 的同物异名。Stimpson 的Notarchus cirrosus Stimpson,朱仲嘉的Notarchus (Bursatella) leachii leachii Blainvelle var. freeri (Griffin),蔡英亚、张玺、齐钟彦等的Notarchus (Bursatella) leachii freeri(Griffin),都是Notarchus (Bursatella) leachii cirrosus Stimpson的同物异名。Sowerby的Aplysia orientalis是Aplysia (Pruvotaplysia) parvula M?rch的同物异名。总结上述情况,报告过分布在我国的海兔种类实有5属、9种和1亚种。  相似文献   
4.
组织培养板在获取微藻种质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一种基于选择演替和及时显微跟踪的原理获取一次野外水样中多种微藻的方法。利用组织培养板方便的显微观测条件和适宜容积提供微藻存活的空间,在不同培养条件下,进行微藻群落演替、及时显微跟踪检测和优势种分离,可以使野外水样初期低生物量种类优势化,以利于纯系种质的获得。并通过不同演替条件获得其中出现的未鉴定或初期样品中未检出的种质,提供进一步研究的基础。该方法在获取微藻种质和种质库建设上不失为一可行技术手段。论文以一次野外采集海水样品在不同营养条件下的主要优势种类演替跟踪检测、低生物量种质优势化过程和纯系种质分离为例,说明该方法在获取微藻种质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DOA和TOA的机载单站无源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可对地面固定目标进行定位跟踪的机载单站无源定位方法,建立二维等效定位模型,利用DOA和TOA信息建立状态方程及测量方程,经过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进行定位及跟踪。通过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该方法稳定、有效,且可达到相当的精度。  相似文献   
6.
结合小湾水电站建设施工情况,利用实地采集的GPS定位数据,探讨使用GPS实时动态定位技术构建高空施工机械安全监控系统的实现原理和可行性,同时介绍构成系统的各个模块及其功能,给出有效地实施高空施工机械安全运行监控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7.
海底基岩高程测量中浅地层剖面仪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浅地层剖面仪在海洋地球物理探测中的应用为出发点,介绍了浅地层剖面仪采集数据的构成后,提出了一种基于ESRI公司ArcGIS平台数据处理方法,并结合某跨海大桥工程桥墩附近基岩高程测量的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快速、有效性,最后提出了对于浅地层剖面数据处理方法的结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8.
通过平而拟合实验,测试NETl200型全站仪在150 m内能达到的实际点位精度;用三维坐标反求距离的方法进行检验,从而证实其能否满足某些精密工程测量和工业测量中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关于微量相X射线衍射定量分析的一种简便方法———近似线性关系法,它适用于二相体系(或基体吸收系数基本恒定的多相体系)材料中微量相的定量分析。该方法不需要在待测样品中加入参考物相,分析时仅需对一条衍射线进行测定,因而分析时间很短,其测定结果与实际含量的相对误差为-10.2%~ 21.4%,与外标法和内标法的测量结果的精度相当。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大盛群孢粉组合及其年代地层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司双印 《地层学杂志》2002,26(2):126-130,T003,T004
大盛群为一套陆相碎屑沉积岩系 ,其中的孢粉化石可以归纳为 Schizaeoisporites- Ephedripites- Tricolpites(SET)组合 ,希指蕨孢属 Schizaeoisporites、克拉梭粉属 Classopollis、麻黄粉属 Ephedripites及隐孔粉属 Exesipolle-nites为优势属群 ,两气囊花粉个别出现 ,以早期被子植物花粉大量出现为特征 ,主要为三沟型被子植物花粉。该组合的地质时代确定为塞诺曼—土伦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