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海洋学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近几年,河蟹人工育苗已成为我省沿海种苗培育单位的重要产业 ,随着育苗规模的不断扩大及所带来的可观经济效益,各地又因地制宜发展起地下海水、浓缩海水的育苗生产,为搞清这几种育苗水体的水质特点 ,作者对这几种水体进行了分析检测,以服务于生产 ,为河蟹育苗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1工作内容和方法1.1采样点自然海水采于营口市老边区三道沟和盘锦市二界沟;浓缩海水采于营口市青石岭育苗室及营口盐  种型苗水p CD营盐含量Tab .1 pH ,CODandnutritionsaltofeverykindofbreedingwa…  相似文献   
2.
中华绒螯蟹( Eriocheir sinensis) 幼蟹上岸病的免疫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患上岸病幼蟹和正常幼蟹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 (CAT)、溶菌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等几项免疫学指标的测定和比较 ,探讨幼蟹上岸死亡疾病的病因。结果表明 ,患病幼蟹自由基的代谢出现紊乱 ,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较正常幼蟹显著下降 ,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极显著低于正常幼蟹 (P <0 .0 1 )。而在反映自由基损伤程度的丙二醛含量上 ,患病幼蟹极显著高于正常幼蟹 (P <0 .0 1 ) ;患病幼蟹的溶菌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研究表明 ,大量自由基的积累对幼蟹的组织或器官造成了损伤 ,同时也降低了机体的免疫能力 ,从而导致了幼蟹上岸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中华绒螯蟹三倍体群体早期生长及营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中华绒螯蟹三倍体大眼幼体群体 (三倍体率 64.38% )在池塘中养殖 ,对其早期生长及营养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从三倍体群体自身的生长状况看 ,放养后 68— 78天是整个测量期间三倍体群体生长最快的阶段 ,其中壳长增长显著 (P <0 .0 5 ) ,壳宽和体重的增加极显著 (P <0 .0 1 )。与二倍体群体相比 ,放养后 68— 1 0 6天 ,三倍体群体在壳长、壳宽、体重上都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 (P <0 .0 1 )。三倍体幼蟹蟹体氨基酸总量高于正常二倍体幼蟹 ,必需氨基酸中苏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精氨酸、异亮氨酸、组氨酸和赖氨酸的含量高于二倍体 ,而蛋氨酸的含量则低于二倍体幼蟹。蟹体中不饱和脂肪酸所占比例三倍体幼蟹低于正常二倍体 ,EPA、DHA及多不饱和脂肪酸所占的比例也低于二倍体。结果表明 ,三倍体幼蟹的生长比正常二倍体具有优势 ,并且在营养组成上也和二倍体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