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海洋学   2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突然,门外传来特务队长刘乙光的声音:“张先生,下棋呀!”边浣边破门而入。张学良将军早已收好纸笔:“好啊,画报看腻了,换换脑子。”边说边笑呵呵地迎上前去……(五)由上海至北平的列车,开到济南就无法前行了,前面正在打仗。在济南,张学恩巧遇东北大学地下党员冯静安,接上了组织关系。几天后,他与东北抗日救亡总会党团书记刘澜波见了面。  相似文献   
2.
“郑和”下西洋发生在昨日,重现于今天军校学员从“黄水”到“蓝水”。我海军单舰跨越太平洋——印度洋这无异于一次跨世纪的远航! 外国航海权威称:只能在近海航行的海军,叫黄水海军,有力量走出近海到大洋远航的海军,叫蓝水海军,而且,这才是真正的海军!约600年前,我国明代伟大的航海家郑和,曾率领一支举世无双的庞大船队,扬帆东海、南海、穿越马六甲海峡,遨游印度洋,遍访亚、非数十友邦,至今为炎黄子孙们引以自豪!  相似文献   
3.
周总理和邓大姐都在会客室里,陈赓和夫人傅涯同志也在座,见张学思进来,四个人笑吟吟地迎上前去。这时邓大姐突然问张学思:“你怎么没把爱人带来?”张学思这才发现谢雪萍没跟进来,他一笑:“带来了,我把她丢在车上了!”周总理和陈赓都大笑了起来。“你呀,你呀!”邓大姐顾不得埋怨张学思,急忙和傅涯奔了出去。一会儿,她们拉着谢雪萍走了进来。周总理亲切地和谢雪萍握手,风趣地说:“在延安的时候,就听说啦,你们俩结成一对革命的夫妻,这很好  相似文献   
4.
张学思之死     
张学良胞弟、原海军参谋长、海军少将假案是经不起调查的,即使在那个极“左”的年代,张学思的所谓问题,经过多次内查外调,搞了几年也无任何证据。连“专案组”也泄了气。他们打报告,请示排除张学思的“特嫌”问题。但林彪在海军的一个头目×××却批示道:“年长日久了,问题搞不清,也不要轻易否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一批年轻的中国海军军官乘英国军舰鏖战大西洋、北冰洋、诺曼底而此事中国海军史至今尚无只字记载——  相似文献   
6.
张学思用力地点点头,他相信了大哥。1933年初,热河沦陷,民怨沸腾。蒋介石政府又象丢失东北一样,把失土的责任全部转嫁到张学良将军身上。张学良代蒋受过,下野出国。张学思更加愤恨国民党的“不抵抗主义”,决心跟着共产党抗日救国。4月,他在共产党员王金镜和关成章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张学思受党之命,打入国民党军队之中,从事“兵运”工作,以便将来为党拉出一支抗日武装。1934年春,张学良欧游结束,回到上海,住在宋子文公馆里。张学思应邀前去会晤。他一走进大门,张学  相似文献   
7.
4月,冀中军区改编,张学思担任了冀中军区副参谋长兼一科(作战科)科长。8月,吕正操司令员奉命率三纵队挺进晋西北,冀中军区机关和晋察冀军区机关合并,张学思调任晋察冀军区参谋处长。这时,正赶上边区开始秋季反“扫荡”。晋察冀边区面临着一场恶战。恰在这时,他的爱人谢雪萍要临产了。这是她的第二胎。他们的第一个孩子生在冀中。孩子刚出世不久,恰逢敌人大“扫荡”,夫妇俩只好把孩子托付给一家好心的老乡照看。反“扫荡”胜利结束了,经过一年的转战,部队又回到了原驻地。张学思和谢雪萍欢欢喜喜地去看望女儿。可是,残酷的事实使他们惊呆了!村庄已被洗劫一空,老乡的那座房子化成了一片废墟,全家惨遭敌  相似文献   
8.
张学思的案头,有一张自订的工作计划表,他的工作是井井有条,每日一记载,每月一小结,十几年如一日,从不间断,张学思工作非常严谨,他的办公室纸篓里,除了烟盒、烟蒂以外,从不扔片纸只字,凡带有机密字样的文件,他从不用秘书转送,总是亲自到保密室取送。凡是工作问题,从不和家属谈半句。凡经他批阅的文件,他都做到心中有数,准确无误,答案具体,处理得当。那怕有一个标点符号的错误,也逃不过他的眼睛。他的工作作风非常深入细致,只要他在司令部,就要每天亲自参加作战的交接班,随时掌握战备情况,即使外出,他也让秘书代他去参加,每天向他报告。对于基层  相似文献   
9.
凡军舰都有舰名和舷号,中国军舰的舷号一般都在三位数以上,但只有一艘舰例外,她就是以郑和为舰名的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远洋航海训练舰,其舷号只有两位数——81,人称八一舰。今年“八一”前夕,这艘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艘远洋航海训练舰在第38次破浪远航中度过了7岁生日,至此,她已14次南下太平洋和印度洋,航行12万余海里,几乎等于绕地球6圈!她的履历表中,不仅有  相似文献   
10.
高崇民先生激动地即席作诗一首,诗的最后两句是:“座中诸君都健在,一人憔悴在东南。”周总理读罢说:“‘憔悴’二字鸿极,不符合张学良将军的性格,我看应改为‘一人奋斗在东南’!”众人热烈鼓掌叫好!张学思是个十分重感情的人,今天的场面,使他激动和感伤过度,未能终席。散席时,周总理还特意到休息室看望了张学思,安慰再三。敬爱的周总理生前对张氏二兄弟关怀备至,评价甚高。他赞张学良将军是“抗日的千古功臣”,赞张学思是“海军的好参谋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