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64篇
海洋学   14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30年来,北京市人口急剧增多,城市快速扩张,地下水的抽取量逐年加大,地面沉降加剧,形成沉降中心,地裂缝活动性显著加强,成为制约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地质问题。目前,对于北京市地裂缝的认识仍然局限在针对单独场地的单一地裂缝的调查评价,缺乏对地裂缝区域性规律的认识。本文通过对有关文献和勘察资料的搜集汇总,结合现场调研,发现北京市地裂缝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大部分地裂缝的发育与深部断裂带的关系密切。据此我们依据断裂带与地裂缝的关系将北京地裂缝划分为6个区,对各区域内地裂缝的分布、产状、延伸以及破坏现象等特征进行了归纳,在此基础上对其成因做了简要分析,并对后续地裂缝研究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地处欧亚板块东缘,地貌类型多样,地质条件复杂,国家重大战略的顺利实施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推进面临着严峻的地质安全风险,因此亟需解决各种地质作用对人居环境与工程活动带来的地质安全问题。本文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指导,以圈层相互作用、内外动力耦合、人地协调互馈为理论核心,聚焦国土空间地质安全、重大工程地质安全、城市建设地质安全、生态环境地质安全及资源开发地质安全等方面,分析国家战略发展面临的重大地质安全挑战,剖析地质安全牵引出的系列前沿科学问题,勾画出地质安全主要研究方向。地质安全是保障人民高质量生活、推动社会经济绿色发展、构建宜居地球的重要前提,对于解决当前和今后发展面临的重大工程建设、重大灾害防控、生态环境保护和人地和谐安居等相关地质安全问题,推进科技进步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主要对海洋信息通信网中MPLS VPN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海洋信息通信网网络现状、MPLS VPN技术在海洋信息通信网中的架构设计,以及RD值与RT值在VPN实例中的重要作用,以实验的方式,对不同VPN实例的Import RT和Export RT匹配策略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城市扩展元胞自动机多结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城市扩展元胞自动机(CA)模型是基于单个元胞的变量信息挖掘来构建转换规则的。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基于多结构卷积神经网络提出从区域特征出发且顾及区域多尺度特征挖掘转换规则的城市扩展元胞自动机模型(MSCNN-CA),并以武汉主城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为例,模拟了两个试验区2005—2015年期间城市扩展过程。模型验证表明:与逻辑回归和神经网络相比,本文构建的3个单一结构的卷积神经网络元胞自动机(CNN-CA)模型在4个指标(Kappa系数、FoM(figure of merit)值、命中率(h)和错误率(m))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FoM指数,在武汉主城区提高了23.3%~29.4%,在上海浦东新区提高了20.3%~28.5%。此外,MSCNN-CA模型与3个单一结构的CNN-CA模型相比,在各个指标上也有所改善,FoM指数在武汉主城区提高了0.8%~4.8%,上海浦东新区提高了2.8%~7.8%。两个试验区的模拟结果表明:相比传统CA模型,基于多结构卷积神经网络的城市扩展元胞自动机模型(MSCNN-CA)能够有效提高城市扩展模拟的精度,更真实地反映城市扩展空间演变过程。相比单结构的卷积神经网络CA模型,多结构卷积神经网络CA模型的稳定性和模拟结果准确性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5.
经济密度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聚集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以重庆市38个县(区)所辖范围为研究区,建立了人均和地均相结合的综合测度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确定指标权重,将PCA TOPSIS评价法运用到经济密度综合测度中,依据测度对象与最优值的相对接近程度,综合测度1997年、2001年、2006年和2013年重庆市县域经济密度,获得各个时间断面经济密度综合指数及其排名。通过利用ArcGIS制图功能绘制重庆市经济密度等级分布图,揭示其空间分异演变规律,利用Moran’s I,LISA和热点分析分别探索了县域经济密度的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及其时空演变规律,并讨论影响经济密度高低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县域经济密度的综合测度及时空演变的探究,为实现城市科学定位和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张彬  杨选辉  陆远忠 《地震》2007,27(4):27-35
在前人提出的地震预测方法基础上提出一种地震学综合预测方法。 首先利用动态图像方法(地震条带与地震空区)大致确定潜在地震危险区; 然后利用中、 强地震产生的库仑应力确定孕震区; 最后利用地震矩快速释放模型和相关长度增长模型判断孕震区是否进入短临状态。 在地震三要素预测中, 发挥地震学典型预测方法的优势, 并且对相关性较小的预测方法的预测结论相互对比、 印证, 以便得出更可靠的预测结果。 文中还利用这种综合预测方法对1983年菏泽5.9级做了简略研究, 结果表明这种综合预测方法的预测结果和菏泽地震基本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7.
利用松潘-平武周边地区的地震资料研究了1970-1975年该地区地震视应变场的分布和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地震视应变的时空变化与松潘-平武强震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1970年在附近就出现异常区,并且地震视应变总体上逐年增加,地震就发生在地震视应变异常区。  相似文献   
8.
云南地区地震视应变时空演变与强震发震地区的对应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云南及周边地区的地震资料,研究了1970年以来云南地区地震视应变场的分布和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云南地区地震视应变的时空演变与强震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在所研究的9个强震中,8个震前出现地震视应变异常区,5个发生在异常区内,3个发生在异常区附近。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初步论证。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浮力作用机理模型试验设计与实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空间日趋紧缺,由此引发了地下空间开发的飞速发展,然而各类地下工程的安全运营都无一例外地受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强烈制约,因地下水影响而引发了一系列新的岩土工程问题,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地下结构物的抗浮评价问题。对此,现有的规范尚未给出较为明确的规定,人们对此的认识也相当不统一;理论及概念层面的探讨较多,系统的试验及测试研究较少。详细介绍了用于研究地下水浮力作用机理的模型试验整体构思、试验装置设计及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0.
探地雷达(GPR)波阻抗反演是一种准确获取地下介质本征参数的有效方法,该方法依赖于测井资料提供的低频信息,而在GPR实际应用中,钻孔资料很少。为此,提出利用共中心点(CMP)速度分析为波阻抗反演提供大尺度纵向约束,实现在CMP速度分析结果的约束框架下,精细重构介质的介电参数信息。首先,以层状模型为算例,验证了CMP速度分析结果作为波阻抗反演的初始模型约束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开展了2个随机介质模型的波阻抗反演测试,反演结果的整体结构与模型接近,细微结构得到了较好的重构,与理论值的平相对误差为8.73%。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随机介质模型的探地雷达的波阻抗反演中更高效和经济,并且成像结果中包含着丰富的细节信息,在土壤介质其他物理参数估计中具有可行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