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海洋学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了建立新的防治重金属离子对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人工育苗阶段危害的方法和进一步明确防治时机,本文研究了铜、锌、铅、镉离子对中国对虾各期幼体变态的影响,并比较了两种消除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与原海水对照,铜、锌、铅、镉4种离子的加入浓度各为15μg/dm3时,无节幼体的变态率显著(0.0250.1);糠虾幼体的变态率反而显著提高(P<0.005).幼体对重金属离子的敏感性为无节幼体>溞状幼体>糠虾幼体>仔虾.植物饵料对重金属离子有络合作用,可降低其毒性.采用EDTA螯合法和高分子吸附剂去除法均可消除其影响,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高浓度的EDTA有害于幼体,10μg/cm3以下为安全浓度.初步观察到低浓度的铜、锌离子似乎对溞状幼体阶段有益.建议在一般海域进行对虾育苗,在溞状幼体以后阶段,不必采取消除重金属离子影响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中国对虾卵子孵化及无节幼体变态对海水环境中铜的需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一种新的海水处理方法将海水中重金属离子除去,研究了中国对虾卵子孵化和无节幼体变态对铜离子的需要。在去重金属离子海水中加入一定量铜后,加入络合剂氨三乙酸(NTA)并计算铜离子活度,观察对卵子孵化和无节幼体变态的影响。第1次通过实验发现痕量水平(10-10.80~1O-8.80mol/dm3)的离子态铜对卵子发育及无节幼体生长是必需的,络合态铜对这两个发育阶段无生命作用;但较高浓度(>10-7.80mol/dm3)的铜离子产生毒性;中国对虾对铜离子的作用无节幼体阶段较卵子发育阶段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3.
利用微分电位溶出分析法研究了海水中痕量铋(III)的最适测定条件。结果表明,实验条件选择电解电位(E)为-1.10V,溶出上限电位(E上)为-0.70V,溶出下限电位(E下)为-0.00V,工作电极旋转速度2500rpm.洗电极时间和富集时间分别为30s和600s。适宜的盐度和酸度为5.8-29.0×10-2mol/L和1.00-2.00×10-mol/LHNO3。对在海水中加入5μg/L铋(III)的样品8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53%。校正曲线方程为Y=4.77+55X,相关系数(γ)为0.9993。对青岛沿岸海水测定的加入回收率为96.5%。1994年利用该方法测定青岛沿岸海水中铋(III)的浓度为0.017-0.103μg/L。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