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地质学   10篇
海洋学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王琼  王欣  雷东钰  殷永胜  魏俊锋  张勇 《冰川冻土》2022,44(3):1041-1052
冰川-冰湖耦合过程是冰冻圈物质与能量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刻画冰川演化与冰湖发育过程的相互作用机制,对于完善冰冻圈科学理论体系和认知冰川作用区变化规律、水循环模式和灾害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山地冰川演化和冰湖发育过程,系统归纳了冰川-冰湖相互作用研究进展,剖析了冰川作用与冰湖发育耦合机制及相关模型的应用,并对现有冰川演化与冰湖发育过程耦合机制研究存在的不足与挑战进行解析和总结。冰川-冰湖耦合过程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提高数值模拟的可信度与精度,为评估冰川-冰湖耦合过程影响、建立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和采取适应性措施提供数据与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通过测定不同地点的6种不同变质程度的构造煤在常温常压下的阻抗振幅,得到不同类型构造煤振幅谱各自不同的特点,在所测100 Hz~100 kHz频率范围内,各类构造煤Z-f (阻抗振幅-频率)呈一条单调递减曲线。在交变电场下烟煤的导电性较无烟煤及其他岩石差。在所测频段内,无烟煤Z值明显低于烟煤,且差值随着f增大逐渐减小。通过对构造煤Z-M (阻抗振幅-水分)的拟合,得到相关公式;再利用所得构造煤阻抗振幅验证其公式可靠性,找出优势频段。初步分析了煤岩的幅频特性,为试图利用煤岩电性频率域响应特征差异来反映不同变质程度构造煤及与其他岩矿石的导电机理及结构模型,进而为用电法勘探物质组成与结构提供理论与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
雷东  于政 《海洋测绘》2010,30(1):73-75
介绍了HY1660多通道扫测测深系统的设计需求、设计原理和工作流程,对其核心控制软件的设计思路、功能模块的划分和相互之间的联系进行描述,对姿态修正、实时数据压缩、动态三维显示等重要功能模块的实现方法做了详细阐述。最后用实测数据显示来证实软件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煤体复电性频散响应特征,实测不同测量面积,不同方向煤体的复电阻实部R和虚部X,分析其频散特征,并用不同经典模型进行数据反演对比。结果表明:任意方向煤体的复电参数(R、X的绝对值)与测量面积成反比,频散曲线的特征频率点不发生偏移,X频散度随测量面积增大而减小;相同测量面积,不同方向煤体的复电性频散响应不同,复电频散曲线发生偏移,平行层理方向煤体X的频散度大于垂直层理方向;Debye模型与Cole-Cole模型对煤体复电性频散曲线均可高精度拟合,但前者模型参数精简,物理意义明确,与煤体复电频散曲线开合情况吻合度较高。本研究可为复电性评价法监测煤层裂隙发育及评价煤层渗透率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现瓦斯治理分级分类管理,运用瓦斯地质理论与方法,结合安徽邹庄矿生产实际和井田内地质构造分布形态,将其划分为3个地质单元。通过研究各地质单元内的地质构造、瓦斯赋存特征、构造煤发育情况和已采区揭露的瓦斯地质信息,建立了预测瓦斯地质异常区的数学模型,并利用工作面效检指标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以实际采掘过程中发生动力现象点为临界点,对其相应指标赋临界值,最终形成了以瓦斯含量(7 m3/t)、相对瓦斯涌出量(6.3 m3/t)和构造煤厚度(1.5 m)为核心的瓦斯预测体系。   相似文献   
6.
针对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十矿(平煤十矿)煤与瓦斯突出的分区(带)性特点,采取地质单元划分的方法,反映其范围内的构造特征及瓦斯赋存情况。研究了地质单元范围内地应力分布、构造煤发育及分布特征的地质因素和瓦斯参数特征,结合平煤十矿煤与瓦斯突出特点,将瓦斯压力、构造煤厚度、瓦斯含量作为预测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的敏感指标,并据此预测具有突出危险性的范围,为煤与瓦斯突出预测和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酸洗对煤质特性的影响,依次用不同浓度的盐酸溶液对邹庄构造煤进行预处理,用三氯甲烷溶剂进行分次取样的超声-微波萃取,对所得萃取物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煤结构表征,柱色谱层析族组分荧光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随酸处理程度的增加,煤样脱灰率和萃取率依次升高;FTIR光谱吸收峰呈间隔性变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柱层析族组分中的饱和烃和芳香烃含量依次减少,沥青质依次增多,认为是构造动力作用加速了煤中高分子碳氢化合物(沥青质)的演化,促使其分子结构发生缩聚和芳构化;煤中萃取物最大荧光强度呈"U"型变化,芳香烃的荧光强度明显高于萃取物、非烃和沥青质,可能由分子量的大小所致。   相似文献   
8.
无人机搭载高分辨率传感器,获取的正射影像和数字表面模型(DSM),能够很好的反映精细地形表面特征。本文以藏东南地区雅弄冰川末端为研究区,利用M300 RTK无人机搭配睿铂M6P量测型相机,获得了地面分辨率为1.5 cm的正射影像及DSM。与航天遥感数据Planet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TanDEM相比,无人机航测获取的正射影像、DSM在提取冰川边界、冰川表面形态上具有较大优势。本文利用坡度阈值法、R成像波段阈值法,能够有效提取冰裂隙、冰面湖的分布,且自动提取误差小于10%。因此,无人机航测获取冰川区精细地形在未来冰川研究中具有非常大的潜力,尤其是提取冰面特殊形态,研究微尺度地形对冰川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位于伊犁微板块北缘阿吾拉勒山那拉提地区的石英二长岩侵位于上石炭统伊什基里克组,LA-ICPMS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307.0±2.5 Ma,时代归属于晚石炭世,代表了岩浆的侵位年龄。岩石地球化学数据显示岩石中Si O_2、Al_2O_3、碱含量较高,里特曼指数σ为3.09~3.94,A/CNK=0.75~0.91,属准铝质钙碱性—碱性花岗岩系列;稀土元素总量(ΣREE)较高,稀土配分模式呈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型[(La/Yb)_N=2.86~6.14],轻稀土分异程度大于重稀土,Eu具有较为明显的负异常(δEu=0.46~1.02,平均为0.69);强烈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Th、K,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Ta、Ti、P;综合表明那拉提石英二长岩具有A_2型花岗岩的特征。高的Th含量(8.68×10~(-6)~14.62×10~(-6))及低的Nb/Ta值(12.23~29.90,均值为18.13)指示岩浆源区主要为地壳,但受到了地幔混染作用的影响。在Nb—Y—Ce、Y/Nb—Ce/Nb及Rb—(Nb+Y)等构造判别图解中样品大多数落入造山后或晚造山花岗岩区,故笔者等认为该岩体应为造山向造山后或晚造山转换时期的产物,属造山后或晚造山岩浆作用。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本文认为伊犁微板块在307.0±2.5 Ma前已与准噶尔微板块碰合,北天山洋盆闭合时限早于晚石炭世。这些新资料为西天山区域大地构造演化研究提供了新的约束。  相似文献   
10.
陈钧  雷东  张宝利 《海洋测绘》2006,26(1):68-70
显控电路在现代精密测深仪中担当着重要角色,它是与测深仪的用户直接发生联系的部分。显控电路是否完善友好直接影响用户的第一印象。以HY1620双频测深仪为例,介绍显控电路的软、硬件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