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1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娟  曾晓东  陈红  蔡其发 《大气科学》2016,40(6):1117-1126
本文首次将Casati等提出的强度尺度分解方法应用到气候地表温度场的检验中,探讨此方法用于评估气候模拟场误差的详细空间信息的适用性。以新一代气候系统模式模拟的月平均地表温度为例,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较为常用的是空间相关系数和均方根误差、EOF分析等)不能完全反映模拟场误差的空间信息;强度尺度分解方法可计算不同阈值和空间尺度上的均方误差和模拟技巧,评估对应的模拟能力,定量给出模拟场主要误差的空间信息(误差范围即温度阈值及对应的空间尺度),例如,亚洲东部地区1月单年及多年平均的模拟场在230 K阈值1600 km模拟技巧非常低。本研究表明强度尺度分解方法适用于气候温度场的检验评估,能定量给出误差的空间信息。  相似文献   
2.
基于WACCM+DART的临近空间SABER和MLS臭氧观测同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在WACCM+DART(Whole Atmosphere Community Climate Model,Data Assimilation Research Test-Bed)临近空间资料同化预报系统中加入SABER(Sounding of the Atmosphere using Broadband Emission Radiometry)和MLS(Microwave Limb Sounder)臭氧观测同化接口,并以2016年2月一次平流层爆发性增温(SSW)过程为模拟个例进行了SABER和MLS臭氧观测同化试验,得出以下结论:同化SABER和MLS臭氧体积浓度观测得出的WACCM+DART臭氧分析场能够较真实反映SSW期间北极上空平流层臭氧廓线随时间的演变特征,且与ERA5(Fifth Generation of ECMWF Reanalyses)再分析资料描述的臭氧变化特征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基于SABER和MLS臭氧观测的WACCM臭氧6 h预报检验表明同化臭氧观测对臭氧分析和预报误差的改善效果主要体现在南半球高纬平流层和北半球中高纬平流层中上层-中间层底部;基于ERA5再分析资料的WACCM+DART分析场检验表明同化SABER和MLS臭氧体积浓度资料可在提高北半球高纬地区上平流层-中间层底部臭氧场分析质量的同时减小该地区上平流层-中间层底部温度场和中间层底部纬向风场的分析误差;基于MLS臭氧资料的臭氧中期预报检验表明相对控制试验同化SABER和MLS臭氧体积浓度资料能更好改善0~5 d下平流层和中间层底部臭氧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3.
鄂尔多斯早古生代古构造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野外露头剖面、钻井剖面和地震剖面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首先用人工合成记录结合11口井的VSP资料,对鄂尔多斯下古生界进行层位标定。在此基础上,对鄂尔多斯全区下古生界371条共长15 683 km的地震剖面进行了重新处理和地层解释,这大大提高了解释精度。以此为基础,把鄂尔多斯下古生界划分为5个地层单位,即寒武系中下部、寒武系中上部及冶里组和亮甲山组、马家沟群下部、马家沟群上部、平凉组和背锅山组,并作出了它们的等厚图。从这些等厚图可以看出:前4个地质时期的古构造格局为“一隆三凹”,即西缘凹陷、南缘凹陷和东缘凹陷(或东部凹陷)呈“U”形从西南东三面包围着一个中部隆起。最后一个地质时期的古构造格局为“一隆二凹”,即西缘凹陷和南缘凹陷呈“L”形镶嵌在一个巨大的鄂尔多斯隆起的西缘和南缘。到奥陶纪末,鄂尔多斯全区以及整个华北地台均变为隆起区,从而结束了鄂尔多斯隆起和凹陷并存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针对地理国情监测中地表覆盖水域范围与地理国情水域要素套合时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提出了利用DEM水文分析法和ArcGIS空间关系排查法进行优化处理的方法.实践证明,利用该方法能解决两类数据时空不一致以及其他情况引起的套合问题,使得在全国尺度上的地理国情监测水域数据成果更加准确、客观、可靠,为提高地理国情监测成果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5.
湘黔汞矿带旋扭构造动力作用与成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西黔东地区,在古生代沉积盖层中,北北东向保靖-铜仁断裂带的东侧,发育一系列北东向平移逆冲压扭性断裂构造带,它们均具有相似的变形特征和动力学机制,构成一个大型压扭性旋扭构造系统。旋扭构造控制了湘黔汞矿带的分布,其中北东向断裂带控制了汞矿带内各矿田的展布,而由北东向断裂带所派生的次级张扭性断裂裂隙带,则控制了单个矿体或矿床的产出和定位,特大型和大型汞矿床均产于旋扭构造的应力强区内。  相似文献   
6.
新矿物—硒锑矿   总被引:6,自引:8,他引:6  
陈露明  李德忍 《矿物学报》1993,13(1):7-11,T001
硒锑矿是一种锑的硒化物新矿物,化学式为(Sb_(1.87)Hg_(0.06) Cu_(0.05) As_(0.01))_(1.99)(Se_(2.99)S_(0.02))_(3.01),产于贵州省504铀汞钼多金属矿床内的含铀方解石脉中。颗粒细微,几微米至十几微米,呈他形粒状和自形针状,集合体为放射状。肉眼观察为黑色。反光显微镜下为白色、非均质。R′_α=39.7,R′_γ=42.2。计算密度为5.88g/cm~3。晶胞参数:a=1.1593(3);b=1.1747(3),c=0.3984(1)nm。斜方晶系,空间群为Pbnm。共生矿物有硒汞矿、白硒铁矿、硒铅矿以及尚未确定的大量硒矿物。此外,还有黄铁矿、胶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辰砂、沥青铀矿,赤铁矿和方解石。其形成温度为135~148℃。  相似文献   
7.
研究区属北羌塘盆地,上三叠统巴贡组呈NW向带状分布于长江源各拉丹冬地区南北两侧(以往南部称土门格拉组),夹于金沙江缝合带南侧和中央隆起带之间,南部土门格拉一带产Cardium(Tulongocardium)martini-Trigonia(Kumatrigonia)huhxilensis组合,北部雀莫错一带产Halobia superbescens-Halobia disperseinsecta组合和Amonotis togtonheensis-Cardium(Tulongocardium)xizangensis组合,反映的地质时代为诺利期,但南北部双壳类组合优势种明显不同。本文从物源区、沉积岩石类型及其组合、高频旋回沉积和古盐度、古水深、古气候及岩石地球化学和古生物特征角度,探讨南北巴贡组沉积古地理格局和双壳类组合的古生态,提出南部双壳类组合生活在盐度较低、氧化、干热、弱碱性浅水环境并繁盛于海泛晚期-海退期层位中,陆源物质供应充分而物种分异度不高;北部双壳类生活在盐度稍高、弱还原、温暖潮湿的较深水环境并繁盛于海侵-高水位期层位中,生物群面貌上的差异是同一地质时期南北不同的沉积环境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青海南部二叠纪大地构造背景及其构造演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海南部所在的羌北-昌都地块处于冈瓦纳大陆与欧亚大陆之间,构造归属仍尚存在不同认识.本文通过二叠系以下几方面论述了羌北-昌都地块的构造背景.(虫莛)类以及珊瑚、腕足类生物组合的研究表明,青海南部整个二叠纪都为暖水的特提斯型动物群,未见冷温型生物,以及二者交替或混生的现象,与特提斯相始终表现出更多的相似性,具亲扬子性的特...  相似文献   
9.
依据研究区震旦系十余条代表性剖面的沉积特征及其横向展布规律,并结合两种相变面和两种穿时性划分出的地层格架,应用等时面优势相成图方法编制了震旦系灯影期岩相古地理图。区内古地理格局具有东高西低、北浅南深(水深)的特点,沉积自南西向北东超覆,层位逐渐抬高、穿时;岩性、厚度、颜色和沉积相类型上的差异是统一沉积背景下沉积物相变、穿时的结果。灯影组以发育大套白云岩为特征,纵向上构成总体向上变浅的沉积相序列,同时反映了缓坡型碳酸盐岩台地的生长发育过程;空间上从北西至南东发育从潮坪、局限台地、浅滩、台地边缘斜坡到台地前缘盆地等沉积。岩相古地理对层控铅锌矿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主要分布于台地边缘浅滩相与局限台地潮下过渡部位。  相似文献   
10.
升天坪锌矿床位于扬子陆块东南缘雪峰山地区,是湘西地区产于陡山沱组的中型锌矿床。采用同位素稀释法对主成 矿期闪锌矿进行Rb-Sr同位素组成分析,获得等时线年龄为490 Ma,初始锶同位素组成87Sr/86Sr为0.71235。该等时线年龄代 表了该矿床的主成矿阶段年龄,说明矿床形成的地质时代为晚寒武世,成矿作用发生于加里东中期。成矿作用时代与闪锌 矿初始锶同位素比值特征反映成矿物质或成矿流体由基底岩石(板溪群) 和震旦系碳酸盐岩地层共同提供。结合矿床地质 特征与区内铅锌矿成矿地质背景,认为周边板块碰撞的远程效应为热液成矿提供了构造驱动力,加里东期的构造运动对升 天坪锌矿床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升天坪锌矿床严格受地层控制,矿床类型为沉积-改造型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