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62篇
测绘学   50篇
大气科学   66篇
地球物理   71篇
地质学   156篇
海洋学   40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53篇
自然地理   5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地铁隧道结构变形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铁隧道结构变形监测的特殊性、周期性和长期性,使其信息量非常庞大.信息管理是地铁隧道结构变形监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现有的管理方式效率很低.为了高效、准确地管理监测信息,及时分析预报地铁隧道结构的稳定状况,本文结合南京地铁运营期隧道结构变形监测实例,开发了一套具有变形监测资料存储、预处理、管理分析、可视化分析、预测预报及限值预警等功能的信息管理系统,保证了准确及时快速的数据处理和信息反馈,具有良好的运用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2.
桩基施工将引起周边地层位移和邻近隧道结构变形,以南京龙津桥改建项目桩基工程为背景,通过现场实测,分析研究钻孔灌注桩施工全过程各工况条件对地层位移场和邻近既有隧道结构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由于钢套管的护壁作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最大地层位移和隧道结构变形较小,说明采用“钢套管边旋压边取土”、“群桩间跳施工”等工艺,对周围土体扰动影响程度较小,建议近隧桩基工程采用全套管灌注桩的施工方法,监测分析结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辽西地区燕山板内造山带东段中生代逆冲推覆构造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厘定并阐述了辽西地区燕山中生代板内造山带东段发育的推覆构造的宏观构造格局、运动学特征、形成时代和形成过程;探讨了形成该构造体系的区域构造背景及其大地构造意义。该区的逆冲构造系统由6条主干逆冲断层组成。分布于西北和东南缘的两条最外缘逆冲断层走向为ENE,居于其间的逆冲断层呈NNE-NE,而且,向东北和南西方向这些断层具有汇合的趋势。在东北端收敛于凌源-东官营子断裂(“内蒙地轴”南缘断裂)上,而在西南端则汇拢于大屯-锦州断裂及其西延的密云-喜峰口断裂。总体上构成一个类似于双重构造(duplex)的巨型逆冲系统。该区逆冲作用始于中侏罗世之前,于株罗纪末达到高峰并基本形成了本区的推覆构造格局。本区逆冲断层系统,总体逆冲方向指向南东,与燕山板内造山带中段、西段以向北、北西逆冲为主的逆冲推覆构造明显不同。结合燕山中段发现的近东西向右行走滑断裂系统及其与本区逆冲推覆构造体系的时-空关系分析,指出本区逆冲推覆构造的形成,是没燕山东西向构造带右行走滑作用因构造方向的改变发生构造转换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1997年4月6日、11日、16日新疆伽师继1月21日和3月1日3次6级以上地震之后又连续发生了4次6级以上地震。极震区烈度达Ⅷ度.极震区内的英买里乡所有Ⅰ类房屋几乎全部倒塌或严重破坏;江巴孜乡、和夏阿瓦提乡、克孜勒苏乡和巴仁镇的大部分房屋倒塌或严重破坏。在地下水位高、土质松散地区出现大面积喷水冒砂与地裂缝。根据震害评估与宏观考察资料,介绍了各烈度区的震害特征。  相似文献   
5.
航空物探数据具有较高的保存开发价值,由于磁带保存的有效年限较短,航空物探勘查所获资料存在着丢失的危险。航空物探数据光盘转录将解决这些难题,为航空物探资料的二次开发和利用创造条件。本光盘数据从任一与RICOHRS-5060E型光盘机兼容的光盘机上均可读出。  相似文献   
6.
Sediment—Hosted Gold Deposits in China_geochemistry and Prospecti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ediment-hosted gold deposits are the major type of gold resources in china,Concen trated mostly in the two“Triangle Regios“,they are generally hosted in fine-clastic turbidite,hydrothermal chet and marl ranging from cambrian to Triassic in age,structurally controlled by domes,anticlines and second-ordered faults.They are similar to the Carlin-type gold deposits in mineral assemblage and geochemical marks,with an element association closely comparable to those of modern springs and submarine hydrothermal sediments.Organic matter may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mineralization .The ore solution may be hydrothermally altered meteoric water developed i areas of local geothermal anomaly.  相似文献   
7.
鹤壁市雷暴短时监测和临近预报流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卫星云图数字化资料、雷达探测和雷电定位探测资料对雷暴天气进行短时监测 ,并与多种短期预报方法集成 ,建立时效为 3~ 6小时的雷暴临近预报流程 ,从而达到预测强对流天气之目的。  相似文献   
8.
On the basis of Biot dynamic theory, an analytic solution of two-dimensional scattering and diffraction of plane SV waves by circular cylindrical canyons in a half space of saturated porous media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for the first time. The solution is obtained by employing the Fourier–Bessel series expansion technique. Parametric studies had been carried out, which includes: the angle of incidence, the frequency of the incident SV wave, the porosity of saturated porous medium and the stiffness and Poisson's ratio of the solid-skeleton. All the outcomes are useful for the seismic analysis of the surface topography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9.
10.
基于GIPL2模型的青藏高原活动层土壤热状况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青藏高原活动层土壤热状况,对深入了解高原活动层的厚度变化特征、下垫面的热力作用以及对气候变化预测均有重要意义。利用GIPL2模型模拟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不同植被状况下活动层土壤热状况。模拟结果表明:模型在高寒草原(QT06)试验点模拟效果较好,高寒沼泽草甸(QT03)试验点的模拟效果较差,高寒草甸(QT01)、高寒荒漠草原(QT05)和高寒草原化草甸(QT04)试验点的模拟效果介于高寒草原试验点和高寒沼泽草甸试验点之间。QT01、QT03、QT04、QT05和QT06的土壤温度模拟值与观测值相比,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67、1.29、0.73、0.7和0.56℃;相关系数分别为0.99、0.87、0.98、0.98和0.96;平均误差分别为0.37、0.61、0.31、0.45和0.16℃。QT06模拟结果较好,原因在于此点土壤质地变化不大,模型的分层与所取的参数更加接近此点的实际状况。QT03模拟结果较差,可能由于此地区土壤中存在砾石,在导热率参数化方案中没有考虑砾石含量,导致模拟结果偏差较大。总体而言,GIPL2模型对青藏高原活动层土壤热状况的模拟具有一定的优势,是一种模拟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土壤热状况较为理想的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