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天文学   8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在395个费米BL Lac天体中,337个在其位置的2.4"区域内有唯一一个广域红外探测器(Wide-Field Infrared Survey Explorer,WISE)对应体.在[3.4]-[4.6]-[12] μm双色图中,绝大多数费米BL Lac天体处在WISE blazar strip (WBS)中,表明这些源的中红外辐射由非热辐射主导.平均来看,LBLs的中红外谱指数比HBLs大,IBLs介于这两者之间.中红外谱指数和伽马谱指数都与对数同步辐射峰值频率成显著反相关.伽马波段和中红外波段的谱指数和流量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利用多波段同时性观测数据,研究了Blazar天体的近红外波段偏振与光学波段偏振的关系,发现两个波段的偏振度和偏振角之间都存在着很强的线性相关性.另外,两个波段的辐射流量也强烈相关.结果表明Blazr天体的近红外辐射主要来自于相对论电子的同步辐射,且与光学波段辐射来自于同一辐射区域.另外,利用2MASS数据还研究了近红外波段3个色指数J-H、H-K和J-K之间的相关性,发现J-H和H-K都与J-K强相关,但J-H与H-K之间没有相关性.最后研究了色指数-星等关系,表明在近红外波段Blazar天体变亮时谱形变平.  相似文献   
3.
基于亚毫米波阵列(Submillimeter Array, SMA)的1 mm波长的长时间监测数据,利用贝叶斯分层模型对耀变体的光变曲线进行拟合,估算了155个耀变体的射电亮温度和光变多普勒因子。利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了蝎虎座BL型天体(BL Lac)子样本和平谱射电类星体(Flat Spectrum Radio Quasar, FSRQ)子样本的亮温度和多普勒因子分布,也比较了费米耀变体和非费米耀变体的亮温度和多普勒因子分布。结果表明:(1)相对蝎虎座BL型天体,平谱射电类星体平均具有更高的多普勒因子;(2)相对非费米耀变体,费米耀变体平均具有更高的亮温度和多普勒因子。通过与15 GHz波段的亮温度和多普勒因子进行比较发现,射电亮温度和多普勒因子可能有向更高频率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一些窄线赛弗特(Seyfert)1型星系因具有GeV伽马射线辐射(伽马噪)而受到持续关注,截至目前,共报道22个伽马噪窄线赛弗特1型星系,另有3个高置信度候选体。利用广域红外巡天探测器(Wide-field Infrared Survey Explorer,WISE)数据平台,获取了这些源W 1(3.4μm)和W 2(4.6μm)两个红外波段的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同时性测光数据。采用参数V和标准额外方差σNXV2NXV方法,分析了它们的长期光变现象,结果表明,24个源表现出长期亮度(W 1星等)变化,17个源表现出长期颜色(W1-W2)变化。通过研究颜色与星等的相关性,发现7个源表现出变亮变红现象(Redder-When-Brighter,RWB),4个源表现出变亮变蓝现象(Bluer-When-Brighter,BWB)。最后简要讨论了颜色变化的可能解释和暗示。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用小波分析寻找BL Lac天体S5 0716+714光变周期的方法.收集了BL Lac天体S5 0716+714光学B、V、R,I四个波段较完备的观测数据,获得了10天平均的长期光变曲线.使用此光变曲线数据进行小波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小波分析方法能较好地分析和认证BL Lac天体的光变周期值.从小波变换系数实部的等值线图,可以准确证认BL Lac天体S5 0716+714有光变周期波动变化.由B,V,R,I四个波段的小波方差曲线分析发现BL Lac天体S5 0176+714有一个1160天的稳定周期,这个结果与Raiteri等人发现的3.3年周期是一致的.预测在2011年8月将有一次大的爆发.  相似文献   
6.
TXS 1206+549(红移z=1.344)是目前发现的最遥远的伽马噪窄线赛弗特1型星系。利用广域红外巡天探测器(Wide-field Infrared Survey Explorer, WISE)的长期测光数据,从两个方面系统研究了TXS 1206+549中红外波段的光变性质。首先,联合3种统计方法,研究了TXS 1206+549的日内光变(Intraday Variability, IDV),发现TXS 1206+549在2022年4月29日达到迄今为止所有WISE观测窗口的最亮水平,表现出非常特殊的光变过程:在约1.24天内,3.4μm和4.6μm波段分别持续变暗约1.1 mag和1.0 mag。据调研,这是第1次报道关于TXS 1206+549高置信度的中红外波段日内光变。TXS 1206+549在3.4μm和4.6μm波段的占空系数(Duty Cycle, DC)分别为27.8%和13.7%,明显低于Rakshit等人的结果,这是由于我们采用了相对保守的日内光变标准(大于3σ)。基于所有WISE观测窗口的测光数据(共21个窗口),研究了均方根-流量(rms-flux)关系,...  相似文献   
7.
利用UMRAO数据平台,研究了类星体3C273的射电流量密度与偏振度的关系(包括4.8GHz,8GHz和14.5GHz3个频段),结果发现偏振度与射电流量在3个频段都具有很强的负相关性。这些结果可能表明3C273的射电流量密度和偏振度的变化与聚束效应无关。一般,偏振度与流量密度的强负相关现象可以用喷流成分+激波成分的双成分模型来解释:在喷流成分与激波成分的偏振角相互垂直并且偏振度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激波在喷流中的传播产生了这些偏振度与流量密度的强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两种周期分析方法(Jurkevich方法和功率谱方法)分析了赛弗特星系3C120五个射电波段的光变曲线(4.8,8,14.5,22和37 GHz)。结果发现了一个大约为4.2a(年)的周期共同存在于5个波段的光变曲线中。这个周期可能能用双黑洞模型来解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