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年来利用各种地震震相与地震技术广泛地研究了地球内部的深部构造。大部分研究着重围绕在对地核和地幔横向速度非均匀性的定量的三维描述上。据认为,这些非球面的速度变化是与对流过程有关的热和结构的非均匀性的直接体现。地球深部横向速度变化第一代全球模型的提出,提供了反映非稳态热对流系统的大尺度构造的令人神往的图象。地幔上部400公里的深部具有最强的横向速度变化,横波速度达±10%。不要求先验区域化的面波分析表明,地面构造区域与地幔顶层的速度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上地幔200公里深部的热和对流状态可从板块构造的角度得到可靠的解释。由于海洋和活动构造区域的速度构造差异一直延续到400公里的深度,上地幔模型证实了大陆有深根的论点。在400到670公里的过渡层以及整个下地幔内,测得波长很长的横向速度变化为百分之几。这些深部的变化与地表构造没有多少对应关系,现正开始尝试对其性质作出解释。地幔最下部200公里(D″域)的横向速度起伏与在上地幔中的那些起伏是类似的,并且有证据表明,D″层顶部存在着明显的速度不连续性。能粗略反映岩石圈面目的、结合热和结构的边界层是对这种异常区的可靠解释。核-幔边界似乎有显著的(10公里)长波长起伏,这大概是由来自深地幔对流的动力学应力来维持的。内核可能有强的横向非均匀性或轴对称各向异性,从而表明了其复杂的热和结构的状态。在描述地幔内短周期体波频带的非弹性衰减的频率依赖性的特征方面已取得了重要的进展。用于远震 P 波衰减因子的模型是收敛的,即适合于1赫的 t~*值是0.7—1.0秒,而适合于4赫处的 t~*值为0.4—0.6秒。衰减的区域性变化也正在慢慢地被认识。  相似文献   
2.
不同生活型水生植物对水环境的影响和碳固持能力不同,开展大尺度范围内不同生活型水生植物的时空分布和动态变化研究,是全面掌握湖泊水生态环境变化趋势、准确核算水生生态系统碳源/碳汇的前提。以长江中下游10 km2以上(共131个)的湖泊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调查和先验知识,通过光谱分析,研发了不同生活型水生植物遥感高精度机器学习识别算法,解析了长江中下游湖泊群不同生活型水生植物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长江中下游湖泊群不同生活型水生植物遥感监测精度为0.81,Kappa系数为0.74;1986—2020年长江中下游湖泊群水生植物面积为2541.58~4571.42 km2,占湖泊总面积的15.99%~28.77%,沉水植物是优势类型(Max1995=2649.21 km2,Min2005=921.38 km2),其次是挺水植物(Max2005=1779.44 km2,Min2020=569.05 km2)和浮叶植物(Max2015=685.68 km2,Min2000=293.04 km2);水生植物主要分布在长江干流流域湖泊群,其次是鄱阳湖流域、洞庭湖流域、太湖流域和汉江流域;变化趋势上,1986—2020年长江中下游湖泊群水生植物面积呈现先增长(1986—1995年)、后下降(1995—2010年)、再增加(2010年后)的趋势。本研究可为长江中下游湖泊群生态环境调查及水环境管理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4.
5.
欣逢世界气象日,五洲纪念,全球与同。稳定发展为主题,察星探月,一揽云风。卫星飞跃九霄重,谁遥苍穿?唯主人翁。保万民岁岁平安,服务社会,福注民中·‘J一剪梅——献给3.23世界气象日@孙福中 ~~  相似文献   
6.
世界大洋环流实验(WOCE)海平面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莱斯利·里卡兹;萨利·道尔;不列颠海洋数据中心,英国伯肯黑德,比德斯通观测站)英国不列颠海洋数据中心(BODC)受委托和夏威夷大学一起为WOCE联合负责海平面数据汇编中心(DAC)的工作。BODC...  相似文献   
7.
“二级检查一级验收”作为测绘单位质量控制的基本制度,在成果质量保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部分单位因整改质量不高,造成在最终检查环节上执行不顺畅。通过质检实践,总结了常规最终检查模式下整改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基础测绘项目中整改效果不明显的实际情况,在常规检查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检查信息分层的粗反馈最终检查模式,并通过应用实例验证了该模式在提升整改质量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