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1.
根据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的溶细胞毒素基因序列和哈氏弧菌(Vibrio harveyi)的toxR基因序列,分别设计并合成两对特异性引物,通过PCR反应条件优化,测试两种菌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建立双重PCR方法,同时快速检测V.vulnificus和V.harveyi。结果表明:纯培养V.vulnificus和V.harveyi的检测灵敏度分别是12 cfu/mL和18 cfu/mL,与无乳链球菌、海豚链球菌、副溶血弧菌及美人发光杆菌无交叉反应;此PCR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具快速、高效等优点,对细菌V.vulnificus和V.harveyi诊断与防治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人工合成的10种未甲基化CpG-ODNs序列分别注射健康的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48 h后注射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进行人工感染,分别于感染24 h和48 h后检测鱼体血清溶菌酶(Lysozyme,LSZ)、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的活性,并记录死亡率。结果显示:注射ODN-205的罗非鱼LSZ、AKP和SOD活性变化均不显著(P>0.05),推测注射ODN-205后罗非鱼能较好的维持机体的平衡,增强机体的抗菌能力;注射ODN-1681、1670、2133和2006的罗非鱼LSZ活性逐渐降低,而注射ODN-1826、2143、1668、2102、1669的罗非鱼LSZ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AKP活性的变化趋势同LSZ活性变化大体相似,而SOD活性前后变化不显著(p值>0.05)。注射CpG-ODNs的实验组抑制海豚链球菌感染的作用差异显著(p值<0.05),其中以注射ODN-205组的死亡率最低(18%),其次为注射ODN-1670、1681、2006和2133组,死亡率均低于30%,而ODN-1669组和生理盐水组的死亡率均超过90%。实验表明,注射一定量的ODN-205、1670、1681、2006和2133能明显提高吉富罗非鱼抗海豚链球菌感染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