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从泥盆纪海盆沉积演化观点出发,以区域构造和岩相古地理入手,总结了大瑶山西侧构造背景、沉积作用和沉积相特征,重点探讨了早、中泥盆世海盆演化的四个阶段碳酸盐岩沉积与层控铅、锌,黄铁矿等矿产的关系,并从层、相、位论述了该矿带层控矿床的控矿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广西大瑶山西侧泥盆系铅锌黄铁矿床控矿条件及成矿预测研究》成果,按照沉积演化观点,将本区层控矿床成固类型划分为成岩矿床、成岩—后生矿床和后生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赋矿地层下泥盆统及基底岩石,成矿溶液主要为大气降水经深循的渗流热卤水,成矿物质的聚集与成岩后生作用有关,矿床的形成可分为沉积、成岩、后生三个阶段,并建立了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较详细论述了乐梅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并探讨其成因。根据该矿床主要矿体赋存于一定层位——下泥盆统四排阶落脉组C段;含矿岩石为白云岩化礁灰岩;矿体呈似层状与围岩呈整合产出;矿物成分主要为细粒闪锌矿和黄铁矿;矿石具明显的沉积一成岩组构特征;δS~(34)(-9.54~-12.34‰) 具沉积生物硫特征;矿物微量元素:黄铁矿中Co/Ni<1,含As高达2.24%,而闪锌矿含Fe<2%,Cd 6.30~9.50ppm,Ag<2g/t等佐证,因此,笔者认为属沉积成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大瑶山西侧成矿带泥盆系层控矿床中的铅、硫、碳、氢、氧等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研究,探讨了本区成矿物质的来源和含矿溶液性质。认为,铅主要源于上地壳泥盆系—寒武系岩石,后生阶段有部分印支—燕山期幔源铅(基性岩)加入:重晶石硫源于寒武—泥盆纪海水硫酸盐,而硫化物矿物硫源于细菌还原海水硫酸盐成的H_2S;矿物包裹体流体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说明后生期含矿热液属于大气降水深循环形成的热囱水,部分碳、氧同位素组成反映了成矿带北段可能有岩浆期后热液的叠加。据此,将本区划为前泥盆纪、泥盆纪、印支期等三期成矿作用,形成了成岩、成岩—后生和后生层控矿床系列,具有多源、多期、多阶段特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